《財務自由之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因為疫情的原因,遇到了工作以來最長的假期,這幾年漸漸發覺自身能力的不足,趁著這段時期也很認真的看了一些書。本次分享的書籍是《財務自由之路》,這是一本理財類的書籍,吸引我讀這本書的亮點則是:

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本書作者博多·舍費爾是德國著名投資家、企業家,通過介紹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這四大致富支柱,指導各階層讀者轉變理財觀念,運用有效的投資理財策略,在保證財務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之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作者 博多·舍費爾


下面分享第一章內容經典語錄:



一、 沒有自信的生活只能叫生存。


一個自信的人不會因阻礙而憤懣,因為他知道他一定會破除萬難達成目標。



如果你的生活沒有自信,那隻能叫生存。要想建立充足的自信,必須學會管理你的財務狀況。這也是本書的主題,即:管理你的財務狀況,使它服務於你,而非給你帶來麻煩。金錢可以使你生活艱難,也可以使你生活輕鬆。



樂觀主義在人生中必不可少,但本書卻強調我們需要將樂觀主義暫時收起來,因為樂觀並非自信。


樂觀主義雖然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所有事物的積極面,但真正的自信卻能給你戰勝事物黑暗面的信心。


《財務自由之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二、 你的思維方式鑄就了你今天的樣子。這樣的思維方式卻並不能讓你變成你想成為的樣子。


在看本書以前,從來沒想過現在的生活狀況是因為自己的思維造成的。我們總是在抱怨事與願違,總是在抱怨公司不好,生活不好。我們渴望著改變,卻又難以放下手機,反而不停的告訴自己:等晚點有時間,等這個視頻看完,等明天......我再去做某件事。


即使你確實與眾不同,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拖延之後,漸漸的也就變得泯然眾人了。


必須改變思維,必須付諸行動!


《財務自由之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三、 將生活簡化為5個領域:健康、財務、關係、情感和人生意義。


將生活的5個領域分別比作一隻手的5根手指。假如你的財務手指不小心受傷,你是應該把注意力全身心的集中在財務上,還是應該先保護好其他四根手指?


財務問題總是會對其他幾個領域造成消極影響。所以有些人在遇到財務危機時,都會過多的糾結自己的經濟情況,而忽視了其他幾個領域。


《財務自由之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四、 將你的事業建立在你最大的愛好之上。用你的愛好來賺錢。


你的愛好是什麼?你是否弄清你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


這是個引人深思的話題,我們很多人因為缺錢,待在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上,我們很多人滿腦子想的都是“掙錢”,卻總是忽略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事業。


我們需要時間瞭解自己,找出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只有當做一些使自己充滿熱情和力量的事情時,我們才能真正處於最好的狀態,才能使金錢滾滾而來。


《財務自由之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五、 你一生中能否有所作為,並不直接取決於你鐵一般的行動準則,而是與你的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直接相關。

夢想、目標、價值觀和策略必須協調一致。


依據夢想來確定目標,夢想與目標又必須與價值觀一致,之後才能研發協助自身成功的策略。


有些人的目標與價值觀是自相矛盾的,就比如本書的作者年幼時的價值觀:一方面想要變富,一方面又不願工作過度而死。但是價值觀並非不可更改,具體怎麼做,會在後面的文章中分享。


—END—

文|小鋒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