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區中山路街道馬中社區“改”出新面貌,“造”出新生活

鶴山區中山路街道馬中社區所轄小區多建於上世紀80年代,小區內道路狹窄、自建房眾多,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根本進不去。居民們有了緊急狀況,120急救車也很難抵達居民樓前。老舊小區的居民住著不順心,各級政府便想方設法解決這一問題。

然而,老舊小區改造在全國都是個難題,有媒體曾報道過因為老舊小區改造引發的矛盾衝突事件。

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後,馬中社區的違建拆除和改造提升工作提上了日程。值得一提的是,馬中社區的違建拆除工作進展得很順利。從3月底至今,馬中社區已拆除違建2萬餘平方米、清運建築垃圾2萬餘噸。更難能可貴的是,整個拆除過程中沒有發生一起信訪事件。

在中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曉生看來,這一切要歸功於鶴山區政府提出的“和諧拆遷”。

鶴山區中山路街道馬中社區“改”出新面貌,“造”出新生活

馬中社區東嶺小區改造後局部效果圖(中)。(中山路街道供圖)

帶著效果圖入戶宣傳

擺事實、講道理,做到拆遷改造的事前和諧”

馬中社區改造範圍為中山路東一巷、東二巷、東三巷,面積2.28平方公里,涉及8個老舊家屬院、60餘棟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舊樓房、2000餘戶居民。“隨處能看到佔用道路的自建房、煤球房等違章建築。”張曉生告訴記者,“要拆遷改造的這個區域下水道雨汙不分經常堵塞,地下管網沒有統一規劃,弱電線路扯得跟蜘蛛網差不多。”

為了獲取居民的信任,讓居民配合拆遷改造,3月中旬,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後,馬中社區就開始了前期宣傳工作。“我們挨家挨戶走訪,給居民擺事實、講道理。”馬中社區黨支部委員劉桂芹說,“儘管違章建築要拆除,但對居民不能生硬地下通知。要讓居民瞭解咱不是一拆了之,後面還要改造,改造後的小區環境會變得很好。”

老舊小區的自建房、煤球房多是特殊年代的產物,既沒有產權證也沒有土地使用手續。“那時候家裡孩子多,沒地方住就得想辦法。”馬中社區居民梁愛葉說,“當時沒有商品房可以買,只能在自家牆外蓋一間房,這樣孩子才能娶媳婦。”正因為如此,很多自建房是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居民們對這些老房子有了感情,所以一開始工作很難開展。

為了說服群眾,社區工作人員都是帶著拆遷改造後的效果圖上門走訪的。“一對比效果就出來了。”劉桂芹告訴記者,效果圖上,改造後的小區不僅道路寬敞了、綠化跟上了,還建有街心公園、停車位、充電樁,很多居民看到後態度慢慢就改變了。“從一開始不配合,到慢慢開始溝通,最後很多居民還主動提出建議,比如‘能不能多建花園,方便老人曬太陽’。”

居民的思想工作要做,勘察也要同時進行。“由於老舊小區建成多年且沒有統一規劃,地下管網情況我們基本是兩眼一抹黑。”張曉生說,加上週邊數十棟樓房建成年代不同,地下管網交織,所以情況十分複雜。此外,到處亂扯的弱電線路也很難捋順。為此,很多社區工作人員放棄節假日和週末休息時間,天天在小區裡排查。

有問題馬上解決

不拖延、不推諉,做到拆遷改造的“事中和諧”

拆遷改造是一項複雜而又細緻的工作,既要保證工程進度,又要居民滿意。記者採訪中,馬中社區工程處家屬院7號樓居民劉德慶找到了張曉生,劉德慶說:“前幾天拆俺家煤球房的時候,挖掘機把俺的電視天線弄斷了,這該咋辦啊?”張曉生隨即打電話通知工作人員,把劉德慶的問題登記在冊,並承諾當天給出解決意見。

“拆遷改造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會在現場協調。”馬中社區黨支部書記楊樹枝說,按照街道辦要求,社區要保證拆遷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及時解決,“不能拖延,很多小問題一拖就變大了,一定要及時解決”。

社區居民項艮珠在自家房子旁邊蓋了一棟兩層的自建房,其對拆除工作一度很抗拒。“老兩口兒的三個兒子結婚時就住在自建房裡,對這裡已經有了感情。”楊樹枝告訴記者,瞭解情況後,社區工作人員幾次上門和老兩口兒談心,終於解開了老人的心結。

拆遷改造過程中,施工隊把居民的玻璃弄破了、物品損壞了、網線扯斷了……事無鉅細,社區工作者要一一登記,儘快解決。

要拆遷更要改造

讓看得見的美好撐得起“未來和諧”

拆除違建過程中,涉及的不僅是自建住房,還涉及30餘間自建門面房。“有的是超市、有的是飯店、有的是理髮店……”張曉生說,這些門面房的老闆也主動配合拆除工作,“我們不僅要讓改造後的小區依然方便居民生活,還要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在規劃設計中,鶴山區把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與市政管網完善提升、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街心遊園建設提升、便民市場提升、物業管理提升相結合。“以後我們會在小區裡新建、改建綜合服務中心、養老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還要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居民都能住上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優質住宅小區。”張曉生告訴記者。

社區居民吳承德在小區住了近40年,他說:“我家閒置多年的煤球房拆除後,路寬了,樓前更亮堂了,我們住著也舒坦。這次拆除違建,是讓大家住得更放心、更舒心。社區真心替咱考慮,咱得積極配合。改造後的小區會更漂亮,這確實是一件大好事。”

鶴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李建軍介紹,2020年,鶴山區要對8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涉及3553戶居民,項目總投資1.5億元。“馬中社區為鶴山區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前的違建拆除工作樹立了典範,下一步,鶴山區會加快馬中社區改造提升項目實施進度,按照一區一策改造原則,全面推進其他老舊小區的改造提升,確保順利完成目標任務,讓群眾住上舒適、優美、設施齊全的標準化小區。”


統籌:陳鴻

總值班:陳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