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購買潮來襲,全球央行黃金購買創近50年新高!

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央行黃金儲備增加32萬盎司至5956萬盎司,2019年1月,增加38萬盎司至5994萬盎司。

兩個月增加共計70萬盎司,如果按照昨日金價1312美元/盎司計算,相當於9.184億美元,約62.07億人民幣。

而在2018年12月之前,中國央行已經超兩年(26個月)沒有增持黃金。

其實,買黃金也不止中國央行一家,各國央行也沒閒著。

黃金購買潮來襲,全球央行黃金購買創近50年新高!

在過去的2018年,俄羅斯央行增加黃金儲備275噸,成為全球第五大黃金儲備國;波蘭央行同比增長25%,達到35年來的最高線;匈牙利32年來首次增持黃金,當年10月黃金儲備跳增至原來10倍。

澳大利亞、德國、土耳其、哈薩克斯坦、印度、蒙古、伊拉克等國央行也紛紛配置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18年黃金需求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黃金需求增長4%,為4345.1噸,其中各大央行購買黃金量巨幅增長了74%。

緣政治風險和經濟不確定性使得各國央行紛紛將目光轉向了黃金。

黃金購買潮來襲,全球央行黃金購買創近50年新高!

據WGC調查顯示,全球76%的央行認為黃金是一個有很強避險功能的資產,59%認為黃金是極佳的多樣化資產。

在這些央行中,俄羅斯央行依然是最大的買家,全年增持274.3噸黃金儲備,這是該國央行連續13年增持黃金。

土耳其央行增持了51.5噸、哈薩克斯坦央行增持了50.6噸。

中國央行則在2016年10月之後在去年12月首次增持黃金儲備。

此外,波蘭、匈牙利、印度、蒙古和伊拉克等國央行也加入了增持陣營。

當前金價接近最低極限,建議個人投資者定投買黃金

黃金購買潮來襲,全球央行黃金購買創近50年新高!

短期看,2015年底和2016年底構成的壓力線被再次挑戰,一旦衝上去可見1350美元/盎司,對應100美元的上揚空間。

中期看,如果美聯儲加息節奏確認放緩,金價有可能在1350以後繼續上行並挑戰5年前的高點,大概率2019年一季度行情會見到1400以上。長期看,黃金很有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內挑戰2011年的歷史高點。其間可能伴隨通脹或利率的利多變化,或者主要央行再次寬鬆刺激等,不排除後期創造新高度——黃金資產是全球過剩流動性的最終歸宿。這值得重視,似有牛市起步的徵兆。

因此,當前貴金屬處在價值窪地階段,從長期投資回報看,機構和居民都值得增配。

同時,本人非常讚賞中國央行的增持黃金行為,而且建議持續加大增持力度。

通過大量乃至無上限的黃金收購,向國內外釋放人民幣的流動性,是一箭雙鵰的歷史性戰略選擇。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