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招可能让中小型民营企业起死回生?

这四招可能让中小型民营企业起死回生?

中小型民营企业遭受这次疫情的打击,真的是岌岌可危,可以说能够熬过2019年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是经过了淬炼的,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活力种子了,本以为告别了煎熬的2019年,会迎来重整旗鼓的2020年,谁知道这2020年就如同周星驰电影里的经典配音《流浪者之歌》的开头曲一样,当头一棒!“噹铛铛噹,铛铛………!”悲桑!

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人也就是小律师一枚,身在底层,扎根基层,律师处理的案件恰恰是社会矛盾最激烈博弈的一个体现,也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今天本人就斗胆写一下我这拯救民营企业的民间四招,看看能否有作用。

具体有如下四项举措可予以施行,而且改革和落实的成本很低:

一、 快速输血,大力发展在线金融业务,严防给中小企业的救命贷款,经过层层盘剥,成为中小企业的高利贷和利益链条人的套利工具

二、 修改和废除企业注册登记需要“固定经营场所”这一落伍的规定,充分激活企业活力

三、 修改劳动合同法,赋予企业和员工自主协商权,构建新型多样化劳动关系,进一步解放劳动者

四、 大力倡导在家在线办公模式,用新技术革命解决经济改革的顽疾

快速输血,大力发展在线金融业务,严防给中小企业的救命贷款,经过层层盘剥,成为中小企业的高利贷和利益链条人的套利工具

近期银行以及地方政府就中小企业贷款发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这个并非是新手段,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一直是干打雷不下雨,声音很大,雨点很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贷款很难落实到中小企业头上,反而成了利益链条上的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各种各样的所谓银行“”渠道公司”四处活动,中小企业一个是很难拿到贷款,另外一个拿到贷款后很多是经过层层加码的高利贷,结果不是输血,反而是饮鸩止渴。

这个问题,应该予以解决,用新技术来解决。

第一, 最大化减少人工审批,采取网上贷款

关于中小企业扶持贷款问题,建议加快施行网上贷款,全流程网上审批,就如同支付宝、360借条等互联网金融那样,贷款无人化操作,尽量的减少人员审批,人员审批,必定增加腐败,这些年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政策落实的并不好,反而成了一些人从中寻租的由头。

在这里我举几个我办过的案子,一个案子是某老板贷款续期,结果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你先借个过桥资金还回来,银行一个月就能给你再批下来,这位老板就从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的民间借贷公司那边借款,高额利息,结果一拖三个月批不下来,过桥资金的借款利息达到了本金了,直接破产。

另外一个案例,某小企业主去贷款,银行工作人员说流水不好,直接明说交点手续费,帮你处理一下,算下来整个贷款成本又是高的很,贷款下来后,气的她找我咨询如何控告。

第三个案例,某企业主去贷款,银行工作人员说不符合要求,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去做了假,这就是贷款合同诈骗啊,然后贷款来的钱很大一部分直接进工作人员账号。

这些情况,广大的中小企业主你们有没有遇到呢?

事实证明,金融贷款在线办理,减少人员操作是极其重要的,当然这里需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但是这些年支付宝等已经做出了榜样,政府国有银行等能否借鉴一下?

第二,关于贷款还款的推迟问题

如果是中小企业的话,针对的对象不应该是企业,而应该是企业的法人和股东,中小企业贷款难,很多贷出来的都是法人或者股东用个人的房产做的抵押贷款或者授信贷款,所以强烈建议把中小企业主、法人、股东作为推迟还款针对对象,这一点银行很清楚,因为都是他们具体操作的。

中小企业资金流紧张是目前反映最大的问题,银行采取如上措施,可以快速止血,并且假如真正的扶持贷款能够按照政策规定的利率到位的话,那么还将为中小企业赢得造血功能。

修改和废除企业注册登记需要“固定经营场所”这一落伍的规定,充分激活企业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七条,申请企业法人登记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三)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和从业人员;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经营范围。

“(二)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这一条应该予以废除,在新技术革命下,在线办公、移动办公、共享办公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一条款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且给中小企业造成巨大的场地成本压力,废除这一规定,有如下六点原因,将充分的激活企业活力,赋予企业自我造血能力。

1.取消企业运营必须固定经营场所将给中小企业减去运营成本的近一半,不需要国家以减税的措施,也不需要国家给予补贴,也能够极大减轻金融机构放水贷款的压力,实际上中小企业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后一直难以申请到贷款。这样既达到了给广大中小企业减免巨额场地租金成本,又能够节省国家财力,放水养鱼,企业会迅速恢复生产,优化现金流。

2.取消中小企业经营必须固定的经营场所的规定,能够快速培育5G、人工智能、在线服务等新兴产业,能够给我国新型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土壤,将如同2003年非典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一般。能够迅速培育新兴产业经济增长,而且重要的是国家不需要额外支付补贴或者减税。

3.取消中小企业经营必须固定的经营场所将极大的优化各地营商环境,释放群众的创业激情和动力,正如很多美国著名的企业可以在家里车库之类开始经营一样,随着我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以及本次疫情期间人们已经习惯了在线办公、远程办公等模式,可以说也是顺势而为。

4.取消中小企业固定经营场所的规定改革的代价非常小,政府只需要做一下公司注册一个条款的修改,唯一遭受损失的也就是房东和部分持有物业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这部分人他们抗风险的能力非常强,另外,随着这次疫情对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办公楼等物业将越来越倾向于社交型而不是聚众办公型,腾空的办公楼物业会转型升级。

5.这一政策只需要各地政府修改公司工商注册规定即可,可以采取先出台办法后逐步完善立法,不存在程序障碍。

6.取消中小企业必须固定经营场所的规定,将直接迫使现在的房东主动降低租金,对于仍然有场地需求的企业来说也可以很自然的降低房租,同时能够促使房东积极和租客协商,从而避免节后大量的租赁纠纷。社会和谐运营。

综上,此举成效快,成本低,国家不但不需要减税而且能够增加税收,而且降低给中小企业贷款造成大量不良资产从而防控金融风险,因为目前场地成本是中小企业最大的成本,这一块降下来就能够盘活中小企业,如果不能够解决困扰我国企业场地租金高的问题,那么给他们再多的贷款也难以盈利。

修改劳动合同法,赋予企业和员工自主协商权,构建新型多样化劳动关系,进一步解放劳动者

(一)

当前抗击疫情应该给企业与员工间一定的自主协商权,不易采取文件硬性规定

各地人社局出台文件不宜把延迟复工引发的员工薪酬问题无条件的压到企业身上,如此表面上看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护了劳动者利益,但实际上却极有可能造成社会雇佣关系的极大对立,更加不利于团结社会一切力量抗击疫情,企业在已经经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极有可能直接采取压缩规模,甚至不排除直接裁员的可能,那时将造成更加不稳定的因素。

本次疫情非常严重,全社会妇孺皆知,不论是劳动者还是中小企业主对此都有清醒认识,我国的劳动法近年来已经因为过度保护劳动者而遭受学者专家的批评,呼吁尽快修改劳动法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呼声很高。

本条系在大年初六时写的一条,当时部分省市出台的规定未充分考虑到疫情的严重,一味地明面上的保护劳动者,当前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纠正,但是不排除未来就业压力大时,各地政府的再次反复。

(二)

国家人社部关于抗击疫情的劳动关系文件应作为各地方政府处理本地劳动关系的指导

国家人社部办公厅1月24出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明确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笔者认为这份文件充分考虑到了疫情的严峻影响,尤其是大年初一之后各个省均执行了战时机制,采取就地隔离,交通停运等措施,对于全国的企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前提下国家人社部的这份文件提倡企业与员工协商沟通,既保护了员工利益,又促进了企业发展,应该籍此调整劳动关系,为接下来的劳动法修改提供现实依据。

(三)

劳动合同法应该尽快予以修改

劳动合同法饱受诟病已经很多年,在这里不对其利弊做过多阐述,只是认为应该本着尊重现实发展需求的实事求是态度,尽快的修改劳动合同法,目前的劳动合同法,看起来是保护劳动者,但是长期来看过于保护,造成了劳资关系的紧张,中国企业不仅是人工成本的上升,管理成本的上升更是惊人,随意到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一下劳动争议案件,就会发现数量多么惊人,有的老板和我反映,天天应付员工起诉了,哪里有心思团队建设搞生产。长期下去,对劳动者其实很不利。

另外,当前的新型经济业态已经催生了很多的新型劳动关系,共享用工、互联网平台公司劳动用工等都需要我们在立法上予以确认,修改劳动合同法不是简单的给企业主减负,而是要重新构建新型劳动关系,赋予企业主和员工一定的自主协商权,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另外,要充分的回应劳动者多种就业的模式,从法律上给他们保障,这实际上是充分的解放劳动者,释放劳动力,一人多职、一人多工、灵活就业等模式应该成为社会常态。

关于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在实践中也早已有之,前段时间西贝员工共享到阿里盒马生鲜,让大家充分的认识到了共享员工模式 ,而实际上共享员工模式早就在国企华晨汽车做了充分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企业冗员问题,又平衡了企业业务好时的用工紧缺难题,充分进行调研,把现实中已经成功的经验予以推广至关重要。

大力倡导在家在线办公模式,用新技术革命解决经济改革的顽疾

中国因为疫情而采取隔离措施,无意中产生了引起世界关注的在家在线办公模式,外媒纷纷称之为“全球最大的在线在家办公实验”,由于我国这些年来对于电信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让我们这次疫情防控有了有力保障。网上有个段子:

“最近这一个月的现实充分说明了:

1、90%以上的会都是可以不开的,剩下的10%也可以在网络上开的。

2、许多工作是可以在家里干的。

3、许多养闲人的工作岗位是可以没有的。

4、许多饭局、聚会、访亲探友都是可以没有的。

5、许多小毛病和莫名其妙的病,是不用去医院可以自己自愈的。

6、许多饭馆是可以不上的,许多烟酒是可以不沾的。

7、电影院是可有可无的。

8、大妈的广场舞是可以不跳的。

9、钱是必须有的。

10、免疫力是第一竞争力,健康必须有的。

当前,政府部门仍然在把在线在家办公模式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一个过渡模式,我认为这需要调整思路,应该将在线在家办公模式作为我们日后工作生活的一个常态,要大力推广,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用在线在家办公模式来解决掉我们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顽疾。这里总结一下在线在家办公模式的八大优点:

激发工作活力

时间一次性做了将近五个月的推迟,这个推迟时间很久,迫使大家习惯在家在线办公这样的模式,快速的从休假混沌状态转化为疫情战时紧张的自救状态,活力就激发出来了。

解决中小企业困境

能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困境问题,截止到目前中小企业受影响多久呢?和正常状态相比不过就是一个多星期嘛,如果说大家都进入了工作状态,那么根本不存在救企业问题了,目前中小企业要求救,我认为那些餐饮娱乐等是受冲击很大的,大部分企业,在这个假期受冲击不大,本来你也是要休息的么,但是大家为何都很焦虑呢,因为怕迟迟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如果说大家已经适应了在线在家办公,那么就不存在救的问题了。

解决疫情期间薪资薪酬问题

能够解决疫情期间薪资薪酬问题,进而解决劳动人事就业稳定等问题,都已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了,大家对于工资薪酬,考核机制该协商协商该沟通沟通,还是那句话群众智慧是无限的,也许中国新型的劳动关系就此建立,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解决孩子看护问题

在线在家办公能够很好的解决孩子看护问题,将在家在线办公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大家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而已,至于如何考核,那就是企业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

在线办公应为常态

在线办公疫情过后也应该成为一种常态,疫情之前在上海的外资企业很多都是在家办公,再以律师事务所为例,有几个律师是进办公室办公的?所以说在线在家办公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人民早就接受了,现在需要政府号召一下,进一步确定为我们未来的常态化工作模式。

在线办公促进家庭和睦

在线在家办公有利于促进夫妻感情,家庭和睦,进而解决人口增长和解决老龄化问题,上海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压力大,没精力没心思生孩子,而如果在线在家办公的话,很好的解决了照顾孩子和老人,兼顾工作的目的,这种方式多么的先进,我们为何不把他固定下来呢?再一个上海的离婚率实在是太吓人了,我没有主动宣传自己做离婚案件的律师,现在手头上都好几个离婚案子,律师同行交流业务,也少不了离婚案件,离婚这么多真不是好事情,我看在线在家办公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线办公是绿色办公方式

在家在线办公将极大的减轻交通压力和资源能耗,这是一种绿色环保代表未来的好方式啊!

在线办公加快经济快速转型

在家在线办公将加快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数字经济将迅速发展,为智慧城市、AI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新技术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光靠着政府砸补贴非常辛苦,在家在线办公,就必须要依靠大数据等新型的基础设施,带动我国科技进步,促进科创产业振兴,这个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

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可以说上海市是主动出击,把抗击疫情转化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好机遇 ,是转危为机的好方式,浙江也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提升,另外,疫情发生后全国法院便开始快速启动网上审判模式,尤其是上海各个法院全部铺开,智慧司法以及智慧政务等一列的配套,让广大企业在家在线办公模式成为可能。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企业都在家在线办公,有些是不适合的,比如制造业、餐饮业、娱乐业等等,这些应该利用这次疫情期间的复工分类做好日后的办公模式分类。

这次疫情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的一次大考,对国家政府对黎民百姓,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把这些困难和磨难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经验,提高我们的社会治理免疫力和抗体,政府的各项减免政策值得庆贺和感谢,但是能够进行改革,而且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把人民群众已经摸索出来的一些成功经验予以推广,顺势而为,减少改革阻力,赋予企业造血能力,解放劳动力,促进整个社会的活力,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很高兴您能开始了解股权, 我们每月固定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三场《公司控制权与股权激励》方案班。主讲内部员工如何激励、如何提升执行力、减少员工离职率及如何整合外部资源、股权分配与设计的课程,感兴趣可以私信或者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