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事件已經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許可馨事件自3月29日被網絡爆出後,至今已近10天時間,網絡依然是熱搜不斷,熱度不減。這主要是因為許可馨辱罵祖國、辱罵同胞、辱罵戰疫英雄的不當言論,已經觸碰到了國民的底線。

目前,許可馨事件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反面教材。為什麼許可馨事件引發眾怒?今天,我就此談幾點粗淺的看法,與大家一起討論。

01

許可馨事件發生的節點獨特

許可馨發佈不當言論節點的選擇是錯誤的。在疫情來襲,國家和人民高度重視戰疫工作,可以說,全黨動員,全民參戰,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心無旁騖投入戰疫中,每一箇中國人骨子裡迸發出強烈的愛國熱情,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這是民眾愛國熱情的集中大爆發。


許可馨事件已經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就在這個愛國熱情發揮極致的時刻,醫護人員和軍警都逆行而上,馳援武漢,大家都瞪起眼來,每天看疫情的發展、救治情況。可以說,這個時期全民的神經非常脆弱,且都繃得很緊,就在大家面對疫情都非常緊張的時刻,1月24日,許可馨發佈了一篇微博,大意是如果我有醫生朋友,我會希望他臨陣脫逃。這是煽動醫務工作者的情緒,作為一個學醫的留學人員能夠在這個時候煽動人們臨陣脫逃,就是典型的不愛國。

02

許可馨事件觸碰到了國民的愛國神經

在全國人民集中戰疫的時候,許可馨卻在網上炫富,稱自己個人的奮鬥不算什麼,走到現在一靠父母的錢和人脈,二靠蘇州的平臺。這就把自己放到了大多數留學生的對立面上。

不客氣的說,許多留學生都是靠自己的拼打才有了今天,而許可馨是靠父母和蘇州的平臺。那些草根出身的留學生和大學生們都在為戰疫忙碌著,有的當了志願者,紛紛投入戰疫洪流,自然不會接受她的這種觀點。因此,她把自己不正確的三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許可馨事件已經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近幾年來,國民針對一些人加入外國籍後,又回到國內發展撈金的做法極為反感,特別是對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甚至明星加入外國籍又回國撈金的做法更是一邊倒的怒懟。這裡反映的就是一箇中心問題:愛國還是不愛國!所以,許可馨事件刺疼了國民中國心已經繃緊的神經。

03

許可馨事件的起爆於力挺“礦泉水女”的言論

面對國內疫情向好,許多留學生紛紛回國,3月16日,發生了一位女留學生在隔離期間,不喝用水壺燒的開水,非要喝礦泉水,且不服從防疫規定,被網友批鬥上了熱搜。“礦泉水女”折射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愛國精神的交集問題。

可是,徐可馨卻公開支持該女生的做法,當她後來看到很多留學生都在罵這個女生時,徐可馨將自己發表的微博刪除了。許可馨之所以刪除了微博主要是她的言論遭到了留學生和網民們的漫罵。也就是在這一天,許可馨已經走進了全國網民的視線和聲討中。

許可馨事件已經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如果許可馨收斂一些不再發聲,或許還好一點。然而,這位許家大小姐卻耐不住寂寞,又於3月25日發佈了“再也不會回來了”等不愛國的一番言論,從此,遭到了全國網民的狂轟亂炸,一發而不可收。

04

許可馨事件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許可馨事件發展到今天完全是咎由自取,是她一而再再而三的發佈不愛國的言論造成的,出現這樣的結果,既讓人心寒,又讓人覺得可憐與可恨。

可以說,在許可馨事件中受傷最重的不是許可馨本人,也不是她的家庭,而是蘇州的相關部門乃至整個蘇州。因為,作為蘇州人的許可馨,以這種方式出現,讓人們對經濟發展的大蘇州的形象受損,許可馨事件從發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把蘇州的相關部門乃至蘇州架在了火上。

儘管許可馨事件是一個個案,但在某些方面卻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或許這一事件已經成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將來也會被專家學者們寫進戰疫的教科書中。目前,許可馨事件正在持續發酵,且持續的高燒不退,這足已說明,許可馨不僅給自己的父母丟了臉,給留學生群體丟了臉,更給蘇州丟盡了臉,也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許可馨事件已經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許可馨事件發展到今天,似乎已經無法控制。顯然蘇州方面在處置這一輿情事件上顯得很被動,很無奈,至少說不夠積極主動,沒有把握住處置這一輿情事件的最佳時機。或許蘇州也有人會認為“三天過去了,他們就會忘了”,其實不然。所以,蘇州是很受傷的,如果任其發展,這個傷還會是很重的。

05

輿情處置能力體現一方執政水平

位於江蘇省東南部的蘇州,自古就被稱作人間天堂,“東方威尼斯”。可以說,風景秀麗,地美人美,十全十美。可是,許可馨事件暴露以來,至今已有十天時間,蘇州方面除去一個部門的發聲之外,沒有新的進展和表態,這是有悖於網絡輿情處置的規律和特點的,顯然有些不太正常,也出乎人們的預料與想象。

許可馨事件已經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其實,網絡輿情是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形式,是現實中的矛盾在網絡的集中反映。妥善處置網絡輿情是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措施,能夠正確處置網絡輿情及時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彰顯一個地方執政能力與執政水平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群眾觀點的正確與否以及如何做好群眾工作的試金石。

實踐和經驗證明,對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與關切的網絡輿情,必須善始善終的妥善處置,才是衡量一個部門或地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責任擔當精神的具體體現。如果蘇州有關方面對這一事件還是模稜兩可的“已介入調查”,沒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結果,必然會引起網民的進一步熱議、懷疑甚至質疑。

實事求是的說,如果在這一備受社會高度關切的輿情事件中,蘇州相關方面和部門如果不採取積極應對的措施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及時果斷處置輿情或許受傷會更重。不僅僅在某種程度上會傷害全國激情澎湃的愛國之心,也會傷害關心愛護蘇州發展的網民。

許可馨事件已經把蘇州架在了火上烤

因為,民意不可欺,民意不可違。一旦失去網民的感情,就會失去民心,或許也就失去了這一輿情處置的時機或機會了。其實,分析一下網上的民意可以看出,網民們的期待值並不是太高,也就是想就其關心的問題,有個知情權足矣。

如果蘇州相關方面不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或者繼續裝聾作啞任其輿情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相信,國家相關部門一定會出手的。這不是個小事,全國人民都在看著呢!

對此,你有什麼觀點和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