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畝烏拉特中旗退化草原將修復,這要怎麼做?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40萬畝退化草原將重見“綠色”。

烏拉特中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西北部,北與蒙古國交界,東與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固陽縣為鄰,南與烏拉特前旗、五原縣、臨河區、杭錦後旗相依,西連烏拉特後旗。烏拉特中旗草原資源豐富,以荒漠草原為主體。

往昔,烏拉特中旗的草原很美,到處都是大片的沙蔥,可是由於自然因素及過度放牧等不合理經營活動的影響,現在的烏拉特中旗很多地方草原植被遭到破壞、草原退化、沙化情況非常嚴重,一眼望去,不見綠色,只見黃沙。


40萬畝烏拉特中旗退化草原將修復,這要怎麼做?

待修復的草原

此次需要修復的草原為40萬畝。40萬畝有多大?

我們來算一算,40萬畝約等於267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香港島或6個天安門廣場的面積。

這個面積可不小,敢於接下這個“大活”的企業一定得有“兩把刷子”。這個企業就是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草生態)。

那麼這40萬畝的大規模草原生態修復要怎麼做呢?

首先,蒙草生態利用大數據平臺,結合該地近二十年以來的“水、土、氣、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態關鍵因素指標數據,精準快速分析各項生態數據指標。

接著,由科研、生產、施工、方案設計、大數據多部門組成的專項小組進行現場調研,對包括地形地貌、植物分佈、土壤類型、項目座標位置、邊界點等基礎信息進行二次全面摸底盤查。

後臺數據團隊對採集來的生態樣本進行檢化驗二次複核,出具水樣、土樣、植物樣方檢測報告,為生態修復植物選擇、工程實施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大數據系統自動匹配的初步修復方案,給出初步種子、肥料、器械建議。

設計團隊彙總各部門信息,開啟編制作業設計與實施方案,經過委託方和企業內外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設計作業與實施方案論證,多次修改後,一份草原修復的方案才能確認交付。

生產與施工部門即將開啟匹配……預算、採購、生產等陸續上線。

最後,標準體系部門還將總結出一套適合退化荒漠草原生態修復的技術及管理模式,總結經驗等。

目前,烏拉特中旗中旗40萬畝退化草原修復計劃已經完成定案移交,進入施工階段,40萬畝草原將恢復“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蒙草生態是這樣一家企業:


40萬畝烏拉特中旗退化草原將修復,這要怎麼做?

小草諾亞方舟

從修復內蒙古草原生態起家,以採集馴化野生鄉土植物種質資源為起點,逐步建起了具有特色的草原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為中國建造“小草諾亞方舟”。

同時採用遙感和地面結合的辦法進行摸底調查,整合數十年來影響生態環境的科研成果,自主研發建設出“草原生態大數據平臺”,不斷探索用大數據精準修復草原生態的實踐路徑。

已經成功修復呼和塔拉、敕勒川、烏拉蓋等草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