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手机、电视等,并且这些电子设备还成为哄孩子的神器。当孩子闹腾的时候,让孩子看会手机,孩子立马就变得乖巧,堪称解放父母的神器。有些家长还沾沾自喜,因为孩子很小就会玩手机,认为这是孩子聪明的体现,却

忽视了电子设备对孩子的影响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曾直言,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iPad。但是当记者问他:“是否家里的孩子也非常喜欢iPad时?”乔布斯却回答:“在家一般都禁止孩子玩iPad”。那么,到底手机或者平板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产生“行为上瘾”

《欲罢不能》一书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无一不证明孩子玩手机护导致行为上瘾。行为上瘾即人们无法抵挡的诱惑。这种诱惑在短期内看,能够满足心理的需求;但是长远而言,又会对人造成很大危害的行为。

例如,孩子玩手机,短期内看,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家长能够去做自己的事情,也能避免孩子发生危险,但是长远来看对孩子各个方面的伤害却很大。有些家长可能会说,玩手机最多就是能伤害孩子的眼睛,也没别的了吧。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电子产品还会对孩子产生这3大伤害,不止家长想的那么简单

1、导致注意力缺陷

因为电子产品的画面变化得比较快,孩子的认知水平又没有发育成熟。在孩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画面一闪而过,这样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导致注意力缺陷,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专注力都不强。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2、社交障碍

孩子长时间在家玩电子设备,势必会影响出去玩的时间,也会让孩子变得不乐意跟别的小朋友交流玩耍,这样时间久了之后,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孩子更加不喜欢跟小朋友交流,最终导致社交障碍。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3、破坏创意能力

在没有电子设备之前,孩子们都会在一起进行传统的游戏,比如,出去找同伴玩或者在家搭积木等,在传统游戏中,孩子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这就是创意力的基础。但是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电子产品中,就会失去这种想象力,因此孩子的创意力就被破坏。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孩子对手机产生“行为上瘾”?

  • 自然交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安东尼·D·佩莱格里尼说过:孩子只有在跟同龄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使社交变得更轻松。所以,平时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出去跟同伴进行交流、玩耍,不仅能够让孩子拥有好的“人缘”,又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长时间接触手机的孩子,社交能力也会比普通孩子弱很多。家长可以与孩子多交流,用绘本故事的方式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选择带有社交经验的绘本,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社交方式,这样孩子在交友时也会更轻松,不会因为交友困难而过度依赖手机。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 限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提出:18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尽量不要看电视。处在大环境中的孩子可能不会杜绝电子产品,但是家长完全可以限制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可限定孩子,每天最多只能看2个小时的电视,并且每隔半个小时要暂停一下,眺望一下远方或者出去走走休息一下。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最根本原因,便是没有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不能让自己拒绝电子产品,更控制不好玩手机的时间。而自我管理控制力,正是家长需要教给孩子的。家长们可以讲睡前故事给孩子换成带有教育意义的绘本,让孩子从故事中学到自我管理能力,要比说教更管用。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3、提供榜样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也尽量少玩手机、看电视等,为孩子做好榜样。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会有这3大“差距”,不止会影响视力

最后,只要有了孩子,我们家长就要对此负起责任。并不是不哭不闹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家长还要注重培养,这样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加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