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約束別人,放過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約束別人,放過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01

某天早上,劉先生正準備開車去上班,路邊突然衝出來一個女人,攔住了他。“師傅救命,孩子抽過去了,帶我上醫院。我求求你了,你別走,今天你走我也死這!”女子二話不說拉開後門上了車,她的丈夫抱著孩子,緊跟著也上了車。孩子的爸爸解釋說,自己家的車停在很遠的地方,孩子情況緊急,實在來不及取。劉先生嘀咕了一句,說自己還要上班,送這一家人到他們家車那邊行不行。孩子的媽媽情緒有些激動,“我求求你了救命呢,你不走今天也不好使,我弄死你。”看著懷裡一動不動的孩子,媽媽情緒有些激動,尚且可以理解。

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約束別人,放過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最後劉先生把他們送到了醫院,但是劉先生說,事後這家人既沒道歉,也沒道謝。將心比心,大部分人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都會幫忙,而且不求經濟上的回報。可往往就是被人施以幫助後的冷漠,讓做好事的人心裡添了些顧忌。“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給予從不是理所應當的,不知感恩和道德綁架,只會傷了更多本想幫助別人的人。是否明白這種道理,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年齡、學歷、地位,只在於能不能有一顆同理心。

02

美國傳教士明恩溥一個世紀以前來到中國,寫了本書叫《中國人的氣質》。村莊裡有個老太婆,沒有孩子,又很窮,就逼著鄉里鄉親天天救濟。否則,她就去站在河中央,說要淹死自己。村裡人沒辦法,就這樣天天供她吃喝。可突然有天,一不小心,老太婆真的自己淹死了自己。

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約束別人,放過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沒有絕對的公平,就一定有人吃虧。用好了道德,就是一種補償;用錯了地方,就是得寸進尺。而“應該的”這三個字,赤裸裸地讓人牢記教訓:人都禁不住慣。

03

莫言在獲諾獎時講的故事說,他小時候家窮,窮得沒飯吃,過中秋時家裡難得包了一頓餃子,每個人只分到一碗,正要吃,來了個要飯的老人……

莫言說,他當時端出半碗紅薯幹,給乞討老人。不料想,老乞丐頓時發飆了,罵道: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

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約束別人,放過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好端端在家吃頓餃子,就被罵“心是怎麼長的”,莫言氣得半死。可這老乞丐的話,卻是義正辭言,擲地有聲,但聽起來總感覺什麼地方不對……但老乞丐最終贏得了道義的勝利,吃掉了莫言家的半碗餃子。----你弱你就有理?

04

放過別人

就是尊重自己

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約束別人,放過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哲學家西塞羅說:“對於道德的實踐來說,最好的觀眾就是人們自己的良心。”

道德可以用來規範自身,不能用來束縛別人。讓一個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家人用生命和親情相逼,逼著自己開始或結束某一段感情;也是最親近的朋友,不管三七二十一,要求各種形式、行為、選擇上的協調和一致。

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去約束別人,放過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