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最近扎堆出現霸佔微博熱搜的《青春有你2》

《創造營2020》,可以說讓人眼花繚亂。就算是毫不關心的人也能叫出虞書欣孔雪兒的名字。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虞書欣

但多半沒有好話,只想吐槽:"太煩了,天天看見這幾個人掛在熱搜上,國內玩選秀還沒玩夠嗎?"

"火箭少女"歌曲嚇跑男粉絲,國產女團段位低,用心搞噱頭用腳做音樂

《創造101 》起,國內突然颳起一陣"女團風",大家撿起十幾年前別人就玩膩的把戲。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做不出韓國女團百分之十的標準,卻享受著百分十一百二的"女團紅利"。

女生們如果覺得自己的男朋友,愛看韓國女團只是單純喜歡漂亮姐姐,那就"too young"了。很多韓國女團的男粉是衝著音樂去的。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韓國一個地方還沒有中國一個省大的小國家,製作的女團音樂種類卻幾乎碾壓國內。說說近期能叫得上名字的國內女團,"

火箭少女"算一個。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如果"火箭少女"是認真選秀節目裡出來的女團,層層選拔全民監督下,一定不用擔心這個團的"質量"不過硬。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但國內的女團選秀,有時甚至分不清這是競技比賽還是搞笑綜藝。

這種大環境下推出的女團,歌曲只有《卡路里》這種靠難聽來讓人記住的代表作,要愛音樂的人怎麼喜歡得起來?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追星不是娶老婆,"宅男"不只看性感姐姐,可國內女團單一無趣怎麼叫人愛?

很多人容易陷入一種刻板印象的誤區:"男生追女星只會喜歡氣質大姐姐"。比如劉亦菲楊冪石原里美。或許部分說得有理,但絕對不能代表大多數。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石原里美

女孩追星或許會偏愛"男友系"的男明星,但其實大多數男生並不會以"找女朋友"的標準追星。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18~25歲的男生也是"飯圈"常客,這一個年齡段的男生不止打英雄聯盟,看遊戲主播。各種漂亮女孩們也是男孩們精神世界的一組成部分。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但國內女團給予大眾的選擇面太窄了,或許也跟逐漸幼態化的審美有關。國內女團更多的偏向可愛、萌、清純。但開發者們並沒有考慮到。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把女團打造成萬千少女們都向往的模樣,會導致男性粉絲只能看到單調的"乖乖女偶像"。而忽視了男性粉絲對偶像多樣性的渴求。

"拋棄式"做女團,市場只能被日韓瓜分,一晚180萬人民幣"肥水流了外人田"

國內"飯圈"有種流行的說法,女粉絲無論"飯"誰都是主力軍。而男粉絲就像"養不親的白眼狼",但凡看到哪裡出了個新鮮的漂亮小偶像,一溜煙就倒戈跑路了。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不知道真正的"宅男應援"到底有多強大,不妨給大家舉一個日本國民女團"AKB48"的例子。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AKB48"在日本國內的地位,國內的女團沒有一個拿出來能打。

靠著粉絲花錢投票替偶像衝排行榜的模式,"AKB48"在日本娛樂圈的撈金程度簡直讓人眼紅。每年一度的"總決選"收視率堪稱"日本版的春晚"。

在"AKB48"第六回總選舉中,以十五萬多票登上第一名寶座的渡邊麻友,有近四萬票都來自於中國"宅男"們的應援,摺合人民幣直逼兩百萬。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渡邊麻友

"不追國內女團的男粉絲,就和對你愛答不理的高冷男一樣,不是他不'暖',是他只對你不''暖'罷了。"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國產女團"拋棄式運營"遲早有一天,連女粉絲都會守不住。或許該將眼界放長遠點,謙虛學學日韓前輩們是怎麼做的。

偏偏只做女生喜歡的女團,國內放棄男生市場,日韓輕鬆賺走幾百萬

畢竟追星也不光是女孩子們的專屬權利,什麼時候國內能做出男性也愛看的女團了,那才算是真正踏入了和日韓同起跑線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