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如果嘗試在百度搜索框中輸入《鶴唳華亭》,《慶餘年》和《劍王朝》,會發現這三部電視劇的劇情都是纏綿不清的。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儘管這三部電視劇的情節重點和情感基調不同,但它們都是男性主角IP的改編,並且電視劇的上線時間非常接近, 觀眾肯定是難免將它們進行一番比較。 在《長安十二時辰》、《九州縹緲錄》、《全職高手》過後,大男主劇又再次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打破固有模式,大男主劇迎來轉折點?

“男頻”最初是網絡小說中男生頻道的簡稱。現在的“男頻文”通常是指主要受眾是男性的小說。主題通常包括玄幻、懸疑、競技、武俠等。主線故事一般是大男主的成長經歷。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自從“大女主”風盛行過後,自2018年以來,大男主的IP電視劇就逐漸開始風起雲湧。在翻拍了這些廣受歡迎的網絡小說之後,觀眾範圍被理想地擴大了,從男性書籍迷和熱愛追劇的女性群體都是這類“大男主”小說很好的受眾。但根據數據顯示,真正能獲得高評價和高熱度的作品並不多。諸如《武動乾坤》和《鬥破蒼穹》之類的作品。並未給大男主IP戲劇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甚至還出現了“男頻劇必撲”的悲觀說法。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小編也總結了一下,這類劇“涼涼”的主要原因是劇本被改的很“魔性”,例如故事情節混亂不堪、人物個性矛盾、一些著名場景被刪除等。而這些缺陷,正式導致小說被改成影視劇後,反而讓原著書粉流失大半的緣故。

其次是因為許多大男主劇的改編,未能如期所願抓住女性市場。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大男主小說之所以受到男生歡迎的原因之一是“所有女性都愛我,而我卻瀟灑成就自己的事業”的主人公設定,滿足了許多男生幻想,但是這種設定在女性意識被喚醒的現在,難免會被女性觀眾所排斥。

為了挽救佔據絕對優勢的女性市場,影視劇製片方面就應該加強女性角色的塑造,但以前的作品都沒有這樣做,或者說沒有做到這一點。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在《武動乾坤》中,原作中扮演喜劇角色的歡歡,在影視劇中卻被改編成一個腦回路不太正常的小丫頭,與男主角的互動很尷尬。改編後,前期使她的吐槽點大大蓋過了這個人物的發光點,而致使後期她雖犧牲了自己,但卻沒能打動觀眾,致使爭端情節的情感力度大大降低,沒能達到原著中所要表現的效果。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原著《鬥破蒼穹》中的女主角蕭薰兒在讀者的心中具有“趙靈兒的仙氣”。然而,改編成影視劇後,劇版的服裝、化妝、道具都未能滿足書迷的期待。林允一出場,很多觀眾都發出“被海報欺騙”的感嘆。劇中人物的造型,對角色的塑造必然是會有一定影響的,許多人因為這個原因,都非常牴觸她與男主的戀愛戲劇情。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將夜》算是一部比較成功的大男主系列改編作品了。豆瓣評分也達到了7.5分。但是,如果上論壇翻一翻,還是會發現,無論是高分還是低分,這部戲的主要爭議是男主角的演技,而女主角似乎在劇中被“神隱”了。無論大家談論演技還是情節,這位女主幾乎都沒有什麼存在感。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女主在劇中,要麼就是忙著和男主角談戀愛,卻沒能甜到觀眾;要麼就是作為男主的助手,但也沒能發揮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反而還沒有男二和男三在劇中承擔的角色重要。這樣單薄的人物設定,被很多觀眾視為“可有可無”的存在,而這樣失敗的角色塑造,也沒能贏得女性觀眾市場。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但是自從《慶餘年》推出之後,貌似有種“大男主劇”將會出現轉機的跡象。

目前熱播劇《慶餘年》的故事雖然已經完結,但期待後續的觀眾仍然是一波接一波,雖然之前也有“超前點播”的噁心行為,但並沒有過多地影響劇集的評價。連豆瓣的評分也是高達8.0。這部戲講述了現代人範閒在古代的“開掛”人生,他也被網民調侃為《閒的男人》。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快節奏的劇情,幽默的臺詞,不僅具有權謀元素吊足觀眾胃口,輕鬆的情節又可以起到“下飯”的作用,幾位主演的演技和人氣也都不賴,《慶餘年》並沒有刻意進行劇本或是劇情的“魔改”,去迎合女性觀眾市場,留住了原作書迷的同時,也吸引了各界觀眾的主動觀看。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全職高手》也是通過劇本對原著情節的高還原度,保留住了原著粉絲。勵志熱血且充滿激情的劇情設定也吸引了尚未讀過原著小說的觀眾,這部劇也是依靠質量來“吸粉”的典型案例。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包括《長安十二時辰》在內,2019年這些以男性為主要IP的“大男主”類型的電視劇成功表明,製片方可以不需要使用“鮮肉+ IP”模式來吸引女性觀眾市場,只要故事情節足夠令人興奮、足夠精彩、可以引發觀眾共鳴,就會吸引不同圈層的觀眾觀看。

雖然說改編的劇本可以還原原著劇情,但是劇中的女性角色塑造有進步嗎?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女性角色為什麼被頻頻架空?

在大男主劇中,男性經常充當男主角“打怪升級”的助手,例如《慶餘年》中的王啟年和滕梓荊。這些角色常常和男主角稱兄道弟,但比男主差一些。這樣的情節設定,完美地滿足了想要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男性觀眾的個人英雄情結。

大多數時候,大男主劇中的女性角色要麼被吐槽,要麼被忽略,最後頂著“男主掛件”的頭銜。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慶餘年》雖然是一部大男主戲,觀眾視角基本跟著男主走,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它也是一出群像戲。出場人物還是挺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想著去豐富周邊人物,只把他們當做工具的話,觀眾看起來會很累,觀看的效果也不會很好。”

這是編劇王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他確實為劇中的配角增加了很多戲份,但對於劇中的女性角色而言,效果也並不理想。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小說裡就是一個NPC一樣的存在”

“林婉兒的重要程度沒得到體現,只是角色自己說自己很重要”

“感覺就是個和男主談戀愛的工具人”

……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在詢問一些已經閱讀並觀看過該劇的人之後,得到的反饋卻是這樣的。在《慶餘年》這部劇中,女主林婉兒的主要角色功能就是與男主角談戀愛,但愛情線並不是《慶餘年》的重點。因此該角色被架空,即使將電視劇劇情快進,也不會影響觀眾對《慶餘年》整體劇情的理解。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但是反觀大女主劇的劇情,愛上女主人公的男性角色顯然更容易出彩。 《花千骨》中的白子畫不僅是女主花千骨的戀人,也是她的師傅。對女主角的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霍建華出演的這一角色,還因此坐穩了“古裝男神”的位子。《羋月傳》中的黃歇是羋月的第一個戀人,並且在羋月進入宮殿之前也有助於塑造人物的性格特質。黃軒憑藉這個連男二都算不上的男角色,贏得了“白月光”這個標籤,而這個標籤,也加深了觀眾對他的記憶......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大女主戲劇中的男性角色可以收穫人氣和口碑,但是反之,在大男主戲劇中,女性角色為什麼就不可以呢?在理想的情況下,女主人公應該是情節的推動者,而不是充當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鶴唳華亭》的女性形象塑造更為突出。

新京報的調查顯示,有50%的觀眾認為,《鶴唳華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太子蕭定權的虐心人生”。而那些反轉的劇情、演員的陣容,都只是觀眾次要的記憶點。在“蕭定權和範閒,你更希望誰黑化”的問題下,蕭定權以73.91%的壓倒性比例優勢獲勝。在“你會選擇誰的人生”這一問題上,只有32.61%的觀眾選擇了蕭定權。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這樣的調查表明,《鶴唳華亭》中的男主角雖然並不算是觀眾喜愛的角色,觀眾也不願意將自己代入角色之中。但是劇情如此虐,也並沒有使觀眾放棄追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觀眾都希望看到男主角蕭定權反敗為勝,所以仍然在追劇看劇的第一線。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在“黑化”的道路上,女主角陸文昔不僅沒有給整部劇拖後腿,反而還通過轉移物證,秘密放火、隱姓埋名當臥底來幫助太子。對於觀眾來說,這樣的角色是有助於促進劇情發展的。值得一提的是,與《慶餘年》中被隨意吐槽的愛情線相比,《鶴唳華亭》中的愛情戲,不僅不會喧賓奪主,其間的虐心劇情,更是成就這部劇的點睛之筆。而女主和男主的大量對手戲,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本劇不可或缺的亮點。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男頻劇(大男主劇)裡的鑲邊女主,你還指望能有多出彩?”很多粉絲對大男主劇,表達了這樣的感慨。但是事實證明,如果角色立體,並且與主角的成長軌跡有更緊密的關聯,那麼大男主系列劇中的女性角色或許也可以很出彩。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置身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還能破圈嗎?

從2019年10月開始,李一桐開啟了“霸屏”模式。先後參演的《海棠經雨胭脂透》、《鶴唳華亭》、《劍王朝》這三部劇中,她是名副其實的女一。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也有一些網友吐槽,三部大戲都沒帶火她。李一桐的回應也非常得體。 #李一桐 我體寒#這個話題也是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的第一位。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從數據的角度來分析,網友的評價還是有失偏頗。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李一桐的百度搜索指數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三個小高峰正好是對應於三部大戲的播出日期。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這種趨勢表明,她主演的劇集播出,確實增加了她的知名度。相比之下,《鶴唳華亭》和《劍王朝》的討論要多於《海棠經雨胭脂透》,這就是李一桐的熱度指數曲線呈逐漸增長勢態的原因。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在這三部戲中,《鶴唳華亭》和《劍王朝》都是大男主劇。比較李一桐和羅晉的數據,不難發現,她的熱度數據曲線幾乎與羅晉完全平行,幾個高峰是都由於與男主角的精彩互動,但是羅晉的整體數據確實是高於李一桐的。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再看看《劍王朝》播出當天的數據,男主角李現的關注度顯著上升,但作為女主人公的李一桐的關注度卻略有下降。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慶餘年》也有類似的情況,女主角李沁的討論度遠沒有張若昀和陳道明那樣頻繁,熱度也沒有兩位高。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這些數據都表明,觀眾對大男主系列劇中的女性角色,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關注。同時,將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熱度數據曲線綁定後的結果表明,大男主系列劇中的女演員很難靠單人戲份出彩圈粉。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小編以為,在以男性為主的IP戲劇中,女演員們的熱度無法超越擔當重頭戲的男演員們的熱度,其實也並不奇怪,並不是她們的演技問題,而是一直以來,大男主系列劇中,對其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劇情關聯度上,實在是有所欠缺。如果創作者和編劇們,可以重視該類型戲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並在臺詞、性格、內心活動、造型方面等,給予女性角色們更多強調,並且能夠與劇情無縫銜接,這將有助於觀眾對大男主劇系列劇中,女性角色記憶力。

大男主劇中的女主角們,為何都無法擺脫可有可無的命運?

同時,編劇也可以進一步優化人物的角色曲線,使這些女性角色的行為更具邏輯性,並且在不搶男主角風頭的前提下,讓她們可以擁有自己的成長和變化。這樣在大男主系列劇中的女演員們,也可以甩掉“鑲邊”、“男主掛件”諸如此類的標籤了。在此基礎上,如果女演員們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演技,那麼通過男頻IP出彩、破圈,也就指日可待了。

你們以為呢?


喜歡嗎?喜歡記得關注喲~

咱們做個朋友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