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果生鮮的跌宕人生

驅塊屏 | 易果生鮮的跌宕人生

12月12日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易果生鮮)被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411.0萬元

根據易果生鮮的股權信息,淘寶網(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香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代表的阿里系公司持有總股份的35.3%,創始人張曄及其控股公司持有總股份的20%以上

驅塊屏 | 易果生鮮的跌宕人生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5年的益國鮮食曾是精選鮮食平臺的代表。2013年開始受到阿里系的青睞,後來成為首都生鮮領域的明星項目。但從今年開始,這位前明星開始陷入停職、涉嫌解散、被停職等傳聞中

昔日鉅子,終成棄子。

1、從鉅子到棄子

也曾榮光耀世。

2013年,易果生鮮獲得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2014年,阿里巴巴和雲鋒共同出資易果生鮮;2016年3月,阿里巴巴,KKR投資宣佈完成C輪融資,金額為2.4-2.8億美金,刷新了彼時生鮮領域融資額紀錄

而這個紀錄在8個月之後就被自己刷新。

2016年11月,易果生鮮宣佈獲得以蘇寧投資為首的C+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創下彼時生鮮電子商務融資新高。這一融資紀錄迄今尚未打破

2017年8月,易果生鮮再次迎來阿里系,並獲得天貓投資3億美元的D輪融資。這是阿里系資本第三次參與易果生鮮融資行為,後者也成為名副其實的“阿里系”電子商務平臺

但融資神話到此為止。從2017年至今,市場上還沒有前明星平臺的融資消息。相反,易果生鮮開始陷入一系列負面輿論

謠言,如“疑與菜鳥天貓終止合作”,“旗下我廚暫停服務”,“旗下安鮮達被曝解散”

驅塊屏 | 易果生鮮的跌宕人生

轉折發生在2019年。

今年7月,易果生鮮全資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冷鏈物流網安鮮達發佈風險提示,其與菜鳥和天貓共建在鮮冷鏈業務方面的合作已經終止。但公告後,前者回複稱,信件內容已達官方公告,信息不準確。目前,公司仍與菜鳥和天貓在多個業務領域進行合作,未來將繼續合作

但關於安鮮達的輿論風波尚未終止。就在不久前,自媒體稱,安鮮達或在2019年10月底開始全面解散,大批員工在雙11前夕辦理了辭職手續,並積極尋找未來。對此,安鮮達說:“因戰略方向調整,在內部組織架構方面正進行階段性優化,相應造成的人員流動情況屬正常的人事變動。”

但是彼時,很多消費者反映易果生鮮購買的海鮮延遲發貨,無法聯繫客服等

無獨有偶,易果生鮮旗下我廚APP最近也暫停了其在官網和應用上的服務,該應用在重新上架後的使用範圍僅限於上海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就在此時,靈獸援在媒體上稱,“我廚已經關閉,沒有調整,內部裁員已經持續了幾個月。至於重新開通官網和APP的操作,更多的是安撫客戶和供應商的“自救”延遲,減輕輿論壓力的手段。”

無論是涉嫌解散安鮮達還是涉嫌關閉我廚,最終都指向了母公司易果生鮮的困境。啟信寶顯示自2016年以來以來,易果生鮮共有45條風險信息提示標記為“嚴重”,其中38條已於2019-2020年進行,其中90%涉嫌與供應商發生合同糾紛

2、生鮮止步2019?

轉折點發生在2019年,但自去年以來,易果生鮮的伏筆已被埋下

2018年12月24日,阿里巴巴宣佈,易果將原負責的貓超生鮮業務移交給盒馬生鮮,並深化與盒馬生鮮的合作,進一步實現線上線下開放,加快生鮮供應鏈體系建設和升級,提升阿里生鮮全鏈產能

一條13年的生鮮供應鏈,用了大量的資金,最終被阿里消化整合,呈現在3年的盒馬生鮮生活中

根據阿里,雖然C端業務逐漸被盒馬接管,但在b端,易果將繼續為盒馬、大潤發、天貓超市生鮮、餓了麼等提供供應鏈和冷鏈物流支持

業內人士還分析,從2c業務向2B業務的轉變,可以填補目前行業的空白,為整個生鮮行業提供上游供應鏈服務,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不過,事實是,無論轉型前後,其b端業務仍嚴重依賴阿里巴巴系統,目前還沒有其他運營商進入正軌。作為一個獨立運營的個體,高度依賴同一個客戶非明智,易果生鮮幾乎失去了業務層面的自主權,最終成為阿里佈局條新的軌道

因此易果生鮮和安鮮達對“與天貓終止合作”的謠言都非常敏感。因為對於前者來說,從融資到收益,它總是缺乏強大的造血能力,依賴於阿里

驅塊屏 | 易果生鮮的跌宕人生

這似乎反映了整個生鮮電子商務行業的現狀。2019年以來,生鮮電子商務陷入危機的消息頻頻傳來,其中有很多是受資本歡迎的對象

12月6日,當生鮮電商吉及鮮被曝光“三個月見了上百個投資人而無人出手”時,最終融資失敗,規模利潤未達到預期,公司將進行大規模裁員關倉。其餘員工工資減半,離職員工工資12月20日發放。湘關人士認為,實際調整是總部200人減少到100人以下,倉庫200人以下。高峰期間,公司共有員工1900人,三分之一的員工將預留40多個前臺倉庫

就在之前之後不久,另一個新賽道的“資本寵兒”呆蘿蔔被曝光,原因是燒錢太快,涉嫌破壞資金鍊。儘管該平臺最近恢復了上架,但其首席執行官不得不承認“呆蘿蔔低估了生鮮燒錢的速度,由於‘步子邁得太大’而失血過快。”。”

8個月內,呆蘿蔔共計燒掉了18億元。

還有相繼關店停業的鮮生有請、妙生活……無數生鮮玩家因資金困難最終止步於2019年。

“呆蘿蔔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年底前基本所有投資機構停止了對生鮮的投資。”吉及鮮CEO在內部講話中表示

小玩家被洗牌出局,大玩家的模式沒有區別。他們仍然依靠強大的資本實力燒錢——佈局前倉庫,升級供應鏈

然而,資本的態度顯然趨於保守。到了2020年,當資本不再受到追捧時,生鮮可能會變成一個十字路口

驅塊屏 | 易果生鮮的跌宕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驅塊屏,邀您共享錢程! (責任編輯:小伊)

編者按:本文來自“AI藍媒匯”(ID:lanmeih001),作者 韓小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