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献怎样称呼“华表”?

华表在明代文献中被称为“擎天柱”。代亭邮饰物表的形制相同,据考,这种石雕建筑起源于古代的“诽谤之木”及古代亭邮饰物——“桓表”。

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前后的四座华表,各高10.81米。因置于陵墓前,又可称为“墓表”。

★ 四座的华表形制相同,均用汉白玉雕成。

★ 其基座为平面呈八边形的须弥座。须弥座的上下枋、束腰部位均雕刻精美的云龙图案。

★ 立于基座上的华表柱柱身截面为棱角处较为圆浑的八角形,各有萦绕柱身盘旋而上的升龙及云朵。

★ 柱的上部穿有云形石板,形象飘逸别致。

★ 柱的上顶部位雕刻圆形石盘,盘上各雕昂首引颈姿势的蹲龙。

华表的造型虽然较为复杂,但却仍能看到古代“诽谤之木”和“桓表”的一些基本特点。

★ 尧舜时代,“诽谤之木”是让人们在上面写谏书用的。当时的帝王用这种方式听取民众的意见。

★ 诽谤木的样式,古人说和华表木一样,有一根竖柱,柱的上端安有一横木,其造型很像古代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桔槔。

★ 桔槔的样式为一根直立的木柱上端有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用绳吊水桶,另一端系重物,利用杠杆的原理,通过横木两端的上下运动汲取井水。

★ 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前后的两对华表已不是木制,也没有“诽谤之木”的功用,但却保留着“诽谤之木”的基本样式;华表的柱身相当于诽谤之木的竖柱,石刻的云板相当于交于柱头的横木。

古代亭邮饰物——桓表也是华表, 唐颜师古注《汉书》就是这样说的。古人认为,“四植谓之桓”,“亭邮立木为表……表双立为桓”。总之,在古人心目中,桓表的布局方式是成双成对或四面对称的。
由此看来,华表实际上就是经过艺术加工、美化了的“诽谤之木”的造型, 与亭邮桓表分布方式相结合的一种建筑点缀物。
长陵神功圣德碑亭前后的四座华表,明朝时围有石栏杆,栏杆望柱头造型为蹲狮。明人张循占诗云:“华表双标白玉栏,红门下马驻银鞍。朝霞照耀青袍色,翠滴松楸碧殿寒。”写的正是从大红门到神功圣德碑亭的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