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太坑爹,为了当皇太子,什么样的招数都用上

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太坑爹,为了当皇太子,什么样的招数都用上

袁克定与兄弟的德式军装照

上一节说到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成了举国上下的大罪人,他不想多做解释,埋头开始治理国家,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治国之道。

早在14年5月,他颁布新官制度,国家分为省、道、县三级。各省民政长均改为巡按使,为一省行政长官,管理全省民政事务。巡按使一律由中央任命,不许保荐。巡按使除了监督财政、司法及行政事务,还管辖巡防营、警备队等地方武装,从都督手中分得一部分军权。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防止部下拥兵自重,成为一方诸侯之后祸害百姓。

同时,他废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美式制度,取消司法独立,仍然像古代一样,县太爷当堂审案。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他的帝制道路铺黄土。

另外,他下令各省都督改称将军,督理本省军务,其性质仅为统率办事处派出代管当地驻军的指挥官。如此一来,那些掌握着军政大权的人,行事多少有些忌惮。

除此之外,他发表国书,声称中国保持中立,不卷入西方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了战争的威胁,剩下的就是鼓励和培植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繁荣。他下令各省兴建学校,推进中国的教育体制,大肆招揽各类人才,并派人前往国外学习。

从14年到15年这段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步入正轨,各项领域蓬勃发展,财政情况已经臻无须担忧的地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从四处借款借不到,到国内财政不用太担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袁世凯统治以后的时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旦国家经济复苏,当官的心理就有些不平衡,伸手开始捞了。梁启超等人发觉情况有变,急忙给袁世凯上书,其大意是:袁公忠心为国,我们都有目共睹的,现在国家经济好转,都是你的功劳,老百姓感恩着呢!不过现在有些官员开始腐败了,那是老百姓最痛恨的,你得好好管一管,别让好好的国家被那些蛀虫给蛀空了。

袁世凯心里一想,有道理,为了小日本的事,举国上下都说我是卖国贼,那些躲在国外的革命党人唯恐天下不乱,正一个劲的诋毁我,我得设法挽回声誉。

世人都痛恨腐败,大力打击腐败,确实能够令世人对袁世凯刮目相看。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赢得民心,排除隐患,摆出与腐败决一死战的姿态,并借一个个重量级人物的头颅来祭旗,以此确立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树立自己的威信。

袁世凯为了把权力成功交到儿子袁克定的手里,也要学着朱元璋那么整了。他为了惩治腐败,仿效皇权时代的御史制度,成立肃政厅,设都肃政史一名,另有肃政史十六人,专门纠举违法渎职官员。

他发布《肃贪廉政令》,要求每一位政府官员廉洁奉公,不贪不腐,一旦查出,严惩不贷。这意思很明白,我已经磨好了快刀,要杀人了,你们都给我小心一点。他杀人绝不手软,年轻刚当兵时就敢下手 ,何况现在是当了大国元首,集权一身,掌握每个人的生杀大权。

法令公布之后,第一个撞到枪口上的,是堂堂的京兆尹王治馨。京兆尹,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也是个大官了。

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太坑爹,为了当皇太子,什么样的招数都用上

王治馨,山东莱阳县人,早年就追随袁世凯,袁世凯起家时的老队伍里的成员,属于根正苗红的嫡系。他因参与镇压义和团运动而保举知州,不过事后不久,因有贪鄙不法行为,新旧案齐发,为袁世凯所知,差点被斩了,不过有人说情而被救下,他从此攀上了袁世凯的心腹赵秉钧。

袁世凯当上直隶总督后,钻了《辛丑条约》的空子,授命赵秉钧组建中国警察队伍,王治馨赴天津创办巡警,接连担任京畿、奉天和东三省的警界高官和巡警总办,直至民国初年的北京外城警察总监。1913年底 ,王升任京兆府尹,成为京畿最高首长,前途无量。

王治馨不但贪婪,而且不记事,当年袁世凯就差点杀了他,他以为攀上了赵秉钧这棵大树,又暗中用公款为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报各种开销,以为万事大吉,于是,当上京兆尹伊始,就开始乱搞,能贪到手的就拼命贪。由于他贪得太猛,以至于周围的人都痛恨他。

但在他的心里是这个认为的:我上面有赵秉钧和袁太子顶着呢,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他们给顶着,砸不到我头上。

他忘了中国还有丢车保帅的说法呢!

他压根就没想到,自己即将成为袁世凯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

当时袁世凯任命的“都肃政史”(相当于中纪委书记)夏寿康,是个不喜交游沉默寡言、刚正清廉的官, 1914年,夏寿康风闻王治馨的贪劣行径,秘密调查,查实证据,上报总统。

袁世凯一看,这小子记吃不记打呀,我已经饶过了他一回,这一回,正好用他的脑袋,给我赚一点声誉:来人,抓起来枪毙!

王治馨被抓之后连喊冤枉:不是我自己想贪,我的家庭开支太大了,每个月还要孝敬袁大公子呢,不贪不行啊!

主审的人一听,居然敢污蔑袁大公子,赶紧告诉袁大总统去。

袁世凯一听这小子乱说话,下令不要审,直接枪毙。赵秉钧听说王治馨被抓,连忙打电报过来求情:老大,王治馨是我小老婆他哥,你看在我们兄弟多年的份上,只要饶他一命就行……

赵秉钧的话还没有说完,袁世凯就说:晚了,已经枪毙了,人头都砍下来四处传阅了。

赵秉钧挂上电话,骂了一个晚上。

还别说,王治馨的脑袋还真管用,在接连处决了几个贪腐成性的官员后,国民政府官员的贪腐之风一下子收敛了很多。

袁世凯回到家,指着袁克定的鼻子大骂:你要花钱从家里拿,别找外面的人要钱,这次杀王治馨。差点把我给栽进去,要是有下一次,我饶不了你!

袁克定不敢顶嘴,心里却嘀咕:家里的钱都被五妈妈管得死死的,每个月那点钱怎么够用啊?我不从外面弄钱,难道找你要?

这是一个坑爹的儿。

袁克定要是不坑爹,袁世凯不至于称帝,也不会那么容易死。

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太坑爹,为了当皇太子,什么样的招数都用上

袁世凯除了好色之外,对吃还很讲究,什么山珍海味猴头熊掌燕窝、鲍鱼人参,不停的变化做法。他当上大总统后,府内光厨师就有十几个,堪比御厨。八大菜系就不用说了,一些地方特色小吃也不放过。他是个勤奋的人,有时工作到半夜,还吃一些宵夜。因此他长得肥胖。大家都知道,肥胖的人身体代谢都不好,所以袁世凯体内尿酸过高,引起了痛风,另外还有高血糖和高血脂。

这些富贵病,经京城名医吃中药调节之后,并没有什么好转,在袁克定的建议下,袁世凯采用西医治疗,打针吃药。

中医讲究身体的阴阳调节,控制饮食,配以中药调理,将身体内的邪气排出,达到康复的目的;而西医只是针对病症治疗,所以看上去,西医的作用不错。但是袁世凯不控制饮食,所以他的痛风还是经常犯,一旦痛风发作,吃一点西药就不疼了。

懂一点医学知识的人都明白,痛风其实是肾脏功能衰退,肾脏无法过滤血液里的酸性物质和有毒物质,这才引起尿酸过高,长期的高尿酸,可导致肾脏的兵变。

袁世凯在大儿子袁克定的忽悠下(袁克定去德国治腿,腿没有治好,从此迷上了西医,认为西医治疗效果好,中医都是骗人的),采取西医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他的肾脏已经发生了兵变,有时候开始有些尿血了。

袁克定为了尽孝道,参汤鲍鱼的一个劲的上,袁世凯不是仙人,他也是肉体凡胎,人参鲍鱼加医药,看上去精神抖擞,实则病情已经渐渐加重。

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当得很累,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在他处理掉那些贪腐的官员之后,声誉迅速回升。杨度他们那些劝进的人,又在到处招摇了。

袁克定为了让他爹相信称帝是上天的安排,又玩了一招。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坑爹的。

有一天,他唆使着他老爹去北海祈祷,就在祈祷的时候,突然,旁边的丛林中窜起一道白光,一闪即逝。袁世凯大为惊讶,即令士兵去查看。一会儿,卫兵回来报告:琼岛之南,冒出一处新土,看样子像是下面有什么东西。请示挖掘。

袁世凯同意了,便在塔前等待结果。于是乎,历史上反复出现的老把戏、小把戏就出土了。

这种把戏,自古以来,屡试不爽。就像元末明初民工修黄河的时候,挖出石人来,上刻:“石人一只眼, 挑动黄河天下反。”一个德行。

卫士挖地挖了一丈多深,在下面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数行字,石碑古朴,文字苍劲,却非隶非篆,袁世凯及一般人等念书不多,根本不认识。于是,紧急召来学问家刘师培。刘师培略一审视,便已认出,说这是唐代李淳风所刻。

李淳风可是一个神人,他曾通过观察天象预测说唐朝三代之后,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新皇帝,把李氏子孙杀戮殆尽,这是天命不可改的。后来果真有武则天临朝。

刘师培趴在地上,把这石碑上的字向袁世凯念道:龙战玄黄,坠统失纲。庶民不和,洪范宪章。天命攸归,安吉衣裳。新我华夏,山高水长。

袁世凯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师培揪着他那两撇八字胡,开始摇头晃脑起来,等模样做足了,这才慢慢地开口:“天地为玄黄,天子为龙,坠统失纲嘛,那就不是宣统皇帝,失去了三纲五常的伦理,导致天地不和吗?王纲解纽,人民不和,因此必须有大人物出来一统江山,洪范二字源于《尚书》,洪范的宪章,才是真民意啊!”

袁世凯大惊,忙问:“天命攸归,安吉衣裳,作何解释?”

刘师培不慌不忙地说:安吉衣裳,“吉”和”衣”合体之后,便成了一个“袁”字,便是我朝之姓氏。此乃天命所归呀。

说完之后,刘师培跪下三呼万岁,其他人见状,也都下跪高喊万岁。

袁世凯大喜过望。

其实,老袁又上了儿子的大当了。这是袁克定伪造的仿古石碑,碑文由刘师培所撰,由琉璃厂技艺高超的老石匠所刻,并埋到袁世凯每天祈祷地点的附近。然后派一心腹之人在此地等候,携带有镁质之化学物质,就像当年的照相机那样,等待时机“啪”的一下,闪亮之后趁机溜走。

袁世凯又上了一次大当,他铁了心要当皇帝了。

就在袁世凯计划着称帝的时候,又一个人站出来了。

梁启超。



梁启超不是认同君主立宪制的吗?为什么又站出来反对呢?(预知梁启超会怎样反对袁世凯,请看下一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