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为什么你都听不进我说的话?”

“能不能好好听听我的话?我都说了……,为什么你就是不要做?”

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亲子沟通一向是育儿中的重要课题,而想要增进亲子沟通,希望孩子能听进我们说的话,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一旦孩子对我们的言行感到反感,或者认为我们的利益是相冲突的,是在他们的对立面,想要沟通顺畅便会非常困难。而这种反感情绪,常常源于父母错误的表达方式。今天,胖达mammy就来跟大家聊聊,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需要警惕误入的五种表达方式。

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唠叨型

一谈起唠叨,老父亲老母亲的形象相信会立刻涌现在大家的眼前。可千万不要以为唠叨的老父亲老母亲对孩子来说是和蔼慈祥的形象,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地说,在超过孩子可以忍受的范围时,孩子十分容易产生反感抵抗情绪,并且以后即使不过分重复讲的事情,也不会认真听。这就像是我们以前上课时说的,太多重点就变得没有重点了。家长何必自己让自己的话变得不重要呢,是吧?

如果家长想要在这方面改进,在每次想要提醒孩子的时候,先提醒自己,不要大事小事都要喋喋不休,不同程度的事情要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区别提醒,并且是用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

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脾气暴躁型

情绪管理能力很少会被提及,脾气暴躁的父母却并不少见。很多父母在生活中积累一定压力时,通常会选择在家庭中爆发。脾气不好,又尚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做得稍微不如意,便会大发脾气,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反感压抑,自然也就不难理解。

尽管知道不好,但是要克制自己也并不容易。家长应该要学习情绪管控能力,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长的言行,是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重要途径。简单粗暴的发泄看似快速解决问题,实质上是为更大的问题埋下种子。

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埋怨指责型

这部分的家长主要源于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从而容易对孩子过于苛刻,当孩子的表现与目标值有所差距时,就容易埋怨职责。当然,这也跟父母本身的情绪有关,有些父母本就容易怨天尤人,处事消极,但我们需要明确知道,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会产生心理阴影,可能会与父母一样消极地进行自我评价。

我们需要看到孩子的不足,也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给孩子多一些正面的指导和评价是这类父母需要努力的方向。

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爱比较型

爱比较的父母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表达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去激励孩子进步,可惜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以己之短度他人之长,对孩子来说并不公平,在这样的挫折教育中,可能真的变得很受挫,自尊与自信受损,在情感上容易与父母产生隔离。

这部分的家长只需要明白,这个激励方法并不激励,不做就可以了。

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命令型

命令型父母对孩子较为严厉,同时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直接把自己和孩子割舍开来。不管孩子想要的,只要自己想要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不就是最近都流行吐槽的“明学”吗? 让孩子在平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能拥有更健全的人格,同时也能减少日后叛逆的几率及程度。

警惕五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婴儿期的小宝宝,也会有伤心的情绪,孩子本身的情绪不该被忽视。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榜样,也要为他们创建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在沟通时,多考虑孩子的需求沟通本意是协调两者,使双方达到最大程度的共赢,而不是仅考虑一方,最好还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是利益共同体。

当然,没有谁会是完美的父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前追求的步伐。不容易的家长们,一起加油吧。周末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