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最近有個同學拿著簡歷來找小K,很苦惱他找實習工作不順利。

小K把這位同學的簡歷拿來一看,簡直就是傳說中的校園風雲人物。

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他從大二開始就在學生會,一直做到學生會主席。組織過多場校園活動和比賽,自己也得過不少獎。

他的簡歷洋洋灑灑的寫滿了學生會的經歷和他獲得的獎項,怎麼看都應該是一份金光閃閃的簡歷。

然而他投出去的簡歷基本都石沉大海,讓他非常困惑。

校園裡的社團活動和學生會經歷,對找工作這件事到底有多大幫助?其實很多同學是不清楚的。

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要明確學校環境和企業環境的不同。

企業是盈利性組織,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獲得利潤和市場佔有率。所以企業在招聘員工時,關注的是你所能創造的價值,或者未來創造價值的潛力。

而校園是一個學習環境,它不以盈利為目的。學生會的工作也好,社團的活動也好,更多的是興趣使然。

這些活動當然能夠鍛鍊人的一些基本能力,比如溝通、協調等等,不過對於找工作這件事,校園經歷是錦上添花的加分項,卻不是通關的必殺技。

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在HR心裡,簡歷到底什麼最重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心目中的理想型伴侶?(或者已經在喊著老公老婆的愛豆)

理想型往往是會有一些實際的條件的,比如有的人顏控,就喜歡帥氣小哥哥or漂亮小姐姐;有的人才華控,喜歡會彈吉他唱歌好聽的人;當身邊有人滿足你理想型的條件時,你很容易對TA產生好感。

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其實企業也是一樣。

在招聘時,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崗位描述(也就是通常所說的JD),這些描述其實就是企業的“理想型”。

你的知識、技能、經歷等等與這些理想型越接近,企業越愛你。

所以HR心中簡歷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有多少與這個崗位的“理想型”匹配。

學生會或社團經歷有沒有用,就看你做的事情與求職的崗位有沒有相關性了。

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簡歷上羅列越多獎項,對求職幫助越大嗎?

答案是no。

我經常看到很多同學的簡歷,在校所獲獎項那一欄,佔據了整個簡歷的三分之一。

大到國家級的獎,小到一次班級考試,所有能想到的獎項全部堆在簡歷上,彷彿這樣才能說明自己的優秀。

再想想第二點講的,HR心中簡歷什麼最重要,低頭一看自己的獎項,發現一個和工作相關性都沒有。

兩年的學生會主席經歷,卻找不到一份實習工作

所以獎項到底需不需要呢?留下最大的兩到三個,或者和求職崗位有很大關聯性的,就可以啦。

怎麼寫一份受HR歡迎的簡歷?到破折號俱樂部的公眾號來尋找答案吧~


破折號俱樂部 | 武漢大學生就業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