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数学启蒙,上万的早教课都省了

数学能力是孩子很重要的一项能力,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孩子学数学,不仅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更是对孩子专注力、决策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而这需要一个优秀的启蒙者,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数学启蒙,上万的早教课都省了

如果问家长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喜欢数学吗?”

有的家长可能会欣喜地回答:“特别喜欢!

有的家长可能会无奈地摇头:“不喜欢,我正发愁该怎么办呢:”

不过,估计还有一多半家长会犹豫,会迟疑,甚至会为难,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真心喜欢数学,虽然孩子看似不知疲倦地做着那些数也数不完的数学题,但那好像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如果再问家长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喜欢玩游戏吗?”

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像之前那么纠结,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喜欢啦!”

这也体现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句老话是多么经典。

事实上,数学和游戏并不冲突。换句话说,孩子可以像爱玩游戏那样爱上学数学。

如果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不是陷在课本或者习题里反反复复地计算,而是通过有趣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游戏,他们的感受一定会大不相同!

真的,其实数学很好玩儿!

逛超市、玩游戏、去旅行……让孩子学好数学,不是在教室里而是在生活中!

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数学启蒙,上万的早教课都省了

果果小的时候,带他去超市,他看到所有零食都嘴馋,都想买。于是我给果果10块钱,说:“你可以自己拿一个小筐,在10块钱内可以随便买,但不能超过10块。”

果果一开始对价钱没有概念,不知道10块是多少,就随便拿一些零食,结账的时候发现超出了好多,不能买,只能失望地把零食送回货架了。

后来,果果学着看价签上的价格,找10块以内的零食,放在自己的小筐里。慢慢地,果果学会把要买的东西的价格一个个加起来,一边逛一边记着数字,算着加减法,看还有多少钱。

不久后,果果就跟我抗议:“妈妈,10块钱太少了,能增加一点吗?”

我说:“预算不能随便增加,要不然,你自己想办法自己把钱加上去?”

果果不解地看着我,问:“怎么自己加?”

因为果果当时正在学认字,我就说:“如果能正确念出妈妈指着的一个汉字,就算一分,但不能重复得分,凑满10分就可以加一块钱。”

果果听了,高兴地说:“可以可以。”

于是每次逛超市,果果都自己拿一个小筐,一边选、一边做口算,钱如果超过了,就拽着我沿着货架走,让我指汉字给他念。

我从简单的到难的汉字一个一个指下去,果果把认识的字大声念出来,正确的就给他加分,不认识的问过我以后就暗暗记下来,下次特意找出这个字来让我考他。

就这样,在超市用零食做“诱饵”,不仅让果果学了好多新字,也练习了口算。

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数学启蒙,上万的早教课都省了

在生活小事中随时引导孩子,和孩子讨论一些数学问题,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还加强了孩子的金钱观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数学题变得有趣、有用,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

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这段时间是孩子数学启蒙的最佳时期,让孩子学数学其实没有必要坐下来做很多练习题。

生活中零零碎碎的小块时间那么多,在孩子数字敏感期的时候,每天利用一点点零碎的时间,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去学习启蒙阶段的数学知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数学的学习,可以像语言交流一样,用游戏的形式,贯穿在生活中。

用这种方式,既打牢了孩子的数学基本功,也锻炼了孩子的专注力。这样一来,孩子该玩的时候都照样在玩,又在玩中学习了数学。当然,这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坚持,以及对孩子适当的引导。

原创作者果妈陈玲玲,著名育儿实践派专家,出版亲子教育畅销书《给孩子句号不如给孩子问号》、《给孩子鱼不如给孩子渔》,独创提问式亲子沟通法,轻松问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