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求寂静是求不到寂静的

外在求寂静是求不到寂静的。人到外面之后好像没烦恼,不是没有烦恼,是因为你把烦恼给释放出去了。公共场合中你把气息都释放出去了,你都不知道;你在房间里散发不出去你就会难过。这都是因为心不能安住在善所缘境,内心在交替,烦恼在散发。在向外缘,说明还没有进入修行的层面。


外在求寂静是求不到寂静的

修行必须要把心分得很清楚,必须要去分别和观察,不分别都是很愚痴的想法。如果这么心粗的话,寂静和戒定慧功夫是修不出来的,也根本体会不了学佛人的境界。

如何来反省呢?曾子每天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重在信、诚来反省。佛家见面之后经常问三句话,藏地会问:“深信业果否?”“戒行清净否?”“烦恼调伏否?”汉地祖师也是三句话:“业障忏除否?”“众生已度否?”“通达空性否?”表面上看,好像汉地的祖师境界比藏地的要高似得,其实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一切都是缘起的,从事入理,从理入信。每天生活24小时,晚上或中午反省的时候,你就可以想,醒来至今发生了那些事?要以事才能载理,没有事情的话,你就没办法体会自己。这也是考验你念力的机会。这些事中哪些和我有关系?有直接关系的,间接关系的。再反省我哪些事表现还不错。先肯定自己,给自己找点正能量;比如早上上殿还不错,中午拜佛还不错,晚上结行表现不错。再问自己今天哪些做得不足还可以提升?从10%提到11%,从59分提升到60分。

这些过程中哪里有去看别人过失、问题的时间呢?自己反省的事都忙不完,哪有时间去看别人过失呢?还有心思观别人的过失,说明你太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