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戴望舒的名篇《雨巷》,描写的就是一条背街小巷。

如果说中心干道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它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起居,并且承载着人们的记忆。

作为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背街小巷如毛细血管遍布城市。它的治理,在刷出新“颜值”的同时,也让这座城市一次又一次进行重塑、成长和完善。

精致·变化

一条小巷子关乎大民生

“向后一点,再向后一点,好。”8月29日下午,在高新区一中世昌校区附近背街小巷治理的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正指挥着吊车将路灯放到预留好的位置,一旁等待着施工的工人顺势上前将其固定好、接好线路,一基路灯很快就安装成功。

“最迟明天上午就能将这10基路灯都装好,调试正常后,整条街就算完工了。”高新区市政局设施科科员孙佩亮正在现场监督工程进度。这条背街小巷的治理,是近一个月来最让他牵挂的“心事”。

这条南北与东西交错的背街小巷,本是附近小区的内部路,又因附近有学校,来往人群众多。这条小巷子渐渐变得坑坑洼洼,随处停放的车辆不仅有碍观瞻,也阻碍交通。随着小巷附近学校高新区一中世昌校区的开工建设,这条背街小巷的治理被提上日程。

8月1日,治理工程正式开工。29天后,焕然一新的道路让人眼前一亮,南北走向的路面宽达11米,两侧规整后划出了30个停车位,道路左边临近学校的位置建起了一条宽2.5米的人行道;东西走向的道路两旁则垒砌了高半米、厚40厘米的水泥挡墙,将居民楼与道路隔开。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高新区一中世昌校区旁边背街小巷换新颜。

在道路南北与东西交错的岔口处,新划的人行横道线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意。孙佩亮介绍,由于过往道路没有人行横道,考虑到安全,在两个路口都设置了明确的人行横道,规范行人通行,也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沿着东西走向道路一路向前,便是高新区一中世昌校区的北门。这条路路面看上去呈青灰色,和南北路黝黑的沥青路面完全不相同。对此,孙佩亮解释道:“南北路的路面破损较轻,选择了铺设沥青罩面,但东西这条路况很不好,我们只能重新浇筑混凝土。”

眼下,这条路况复杂的背街小巷治理已临近尾声。据统计,整个治理过程中,共浇筑混凝土路面1010平方米,沥青照面2100平方米,新建人行道320平方米,施化标线300平方米。

高新区一中世昌校区附近背街小巷的治理,不过是我市各处背街小巷治理的一个缩影。年内计划治理完成背街小巷10条,已开工建设7条。其中环翠区同德路、高新区抚顺路等2条已完工,环翠区顺河街,文登区朝阳街、城北街,高新区德州中街、二中周边道路等5条在建;剩余3条将在9月初进场启动,11月底完工。待到各处完工时,一条条往日或破旧或脏乱的街道将换新颜,方便群众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

精致·幸福

【盛德·世纪家园居民 张世花】

“门前这条路,承载的是幸福生活”

“叮铃铃……叮铃铃……”早上7点,闹钟按时响起,到了我要出门买菜的时间。打开鞋柜,最上面放着的几双厚底鞋已落了灰,我选了最喜欢的薄的平底鞋。

要在以前,我肯定是要选厚底鞋的。我们小区门口就是“鼎鼎有名”的抚顺路,以前路面这破一块、那少一块,穿薄底鞋,走着走着就被硌一下。后来我就特意给自己备了几双厚底鞋,只要走抚顺路,我就穿上厚底鞋。

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5月的时候,这条路完成了大变样儿:黝黑的沥青路面平坦宽阔,走起路来再也不用担心被硌脚了;道路两旁用白线划出了一个又一个停车位,各色车子停得整整齐齐;就连路两边的商店都换了统一的的门头,看上去规整多了。

作为一个每天都要经过抚顺路的人,看着道路变平坦,别提多高兴了!我不仅又能重新穿上自己喜欢的薄底儿鞋,就连走路去早市的时间都短了十分钟。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张世花行走在整修一新的抚顺路上。

早上7点出发,15分钟就能到达早市,赶着买最新鲜的蔬菜。但在以前,15分钟的路程,得走25分钟才能到,要是遇上下雨天,就更难走了。

儿子家住在经区,我几乎每天都要坐公交过去看小孙子。以前去公交站点的马路牙子有点高,脚抬低了就碰得很疼。现在好了,人行道变“矮”了,我这腿脚迈起来也轻松多了。

往右走是早市,往左走是公交站,往前穿过马路向左走再拐弯就到超市了,这是我常买东西的地方……不管到哪里,抚顺路都是我的必经之路。在我心里,它承载的就是我的生活。

如今,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在这条路上遛弯儿。我最喜欢在下午五六点钟出门,正赶上下班点,路对面的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人员陆续向外走,连带着整条街都有了不少人气儿,和以前破旧的小巷子完全是两个样儿。有时候光看看这热闹的景象,就感觉生活很美好。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眼看着门口这条路也渐渐有了“主干道”的风采,我心里高兴着呢,就希望家门口再繁华点、再方便点,生活就更有盼头了。

精致·亲历

【高新区市政局设施科科员 孙佩亮】

工地“螺丝钉”缔造平凡的幸福

“一、二、三……”开学第一天,我特意来到高新区一中世昌校区旁边这条小巷,杵在路边角落里,数着一辆辆整齐有序通过的车辆,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对刚刚完成的这个新“作品”很满意。

今年7月的最后一天,我接到了一个新任务:要在开学前,将学校门前的两条背街小巷治理完毕。背街小巷的改造,涉及路面改造、地下管线铺设等许多环节,工序十分繁复。而给我们的时间只有29天。还未开始,时间“余额”就已不足。

“充满电”往前冲吧!优化施工组织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最好途径。我在做好工程实施方案的同时,还和学校方面一起做好热力、燃气、网络等配套进场的外围工作。万事俱备后,这两条背街小巷开启了“颜值”飙升之旅。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孙佩亮(右一)在检查准备安装的路灯。

我每天都要去施工现场“扫描”一遍,作为工地上的一颗“螺丝钉”,我要把各工种之间“拧”紧。工程一开工,每天都是倒计时,各个工种之间要做到流水作业,无缝对接,不能耽误一丝一毫时间,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提前完工的机会。

我们整个施工过程都很“高调”,每天都会被周边百姓“监工”。没办法,老百姓就盼着早日建完通车,这点朴实的要求面前,我们的工人,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硬是“抢”出了工期。两条背街小巷治理工程在开学之前圆满“收官”。

市政工作干久了,腰杆越来越硬了。因为整个城市的路、桥、涵洞等建设,都离不开我们的参与。走在路上,每天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带给我们的平凡幸福,而这幸福正由我们大家一点点地缔造出来的:走在小巷里,早餐店老板扯着嗓子叫卖热腾腾的美食:“干拌还是加豆浆?”路上,繁忙而有序的交通,迎来了居民由衷地夸赞:“路平了,车快了。”还有那长长短短的街巷,整洁明亮,不时传来浓浓的乡音。

精致·笑脸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冯丽娟:谁能想到原来“灰头土脸”的道路,会变得这么平坦开阔、景观丰富。现在每天晚上一家人出来跑跑步,沿街散散心,这就是幸福生活的样子。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韩宝芝:我现在经常邀请朋友来家里串门,一方面交流感情,热闹热闹,另外还忍不住要显摆一下周边环境,走走抚顺路,听着她们的羡慕,我面子越来越足!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温海东:背街小巷整治,不仅是路平了,还有一系列的“隐形”好处,照明增设、绿化调整、线路整理等,百姓作为受益者,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高宏伟:小巷子治理好了,家门口的人、车越来越多,生活配套也全了,原来荒凉的小区好像一夜之间繁华了好多,我们周边不仅人气越来越高,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了。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