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高區】背街小巷刷出新“顏值”

【活力高區】背街小巷刷出新“顏值”

【活力高區】背街小巷刷出新“顏值”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詩人戴望舒的名篇《雨巷》,描寫的就是一條背街小巷。

如果說中心幹道是一個城市的“面子”,那麼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裡子”,它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起居,並且承載著人們的記憶。

作為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礎設施,背街小巷如毛細血管遍佈城市。它的治理,在刷出新“顏值”的同時,也讓這座城市一次又一次進行重塑、成長和完善。

精緻·變化

一條小巷子關乎大民生

“向後一點,再向後一點,好。”8月29日下午,在高新區一中世昌校區附近背街小巷治理的施工現場,技術人員正指揮著吊車將路燈放到預留好的位置,一旁等待著施工的工人順勢上前將其固定好、接好線路,一基路燈很快就安裝成功。

“最遲明天上午就能將這10基路燈都裝好,調試正常後,整條街就算完工了。”高新區市政局設施科科員孫佩亮正在現場監督工程進度。這條背街小巷的治理,是近一個月來最讓他牽掛的“心事”。

這條南北與東西交錯的背街小巷,本是附近小區的內部路,又因附近有學校,來往人群眾多。這條小巷子漸漸變得坑坑窪窪,隨處停放的車輛不僅有礙觀瞻,也阻礙交通。隨著小巷附近學校高新區一中世昌校區的開工建設,這條背街小巷的治理被提上日程。

8月1日,治理工程正式開工。29天后,煥然一新的道路讓人眼前一亮,南北走向的路面寬達11米,兩側規整後劃出了30個停車位,道路左邊臨近學校的位置建起了一條寬2.5米的人行道;東西走向的道路兩旁則壘砌了高半米、厚40釐米的水泥擋牆,將居民樓與道路隔開。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高新區一中世昌校區旁邊背街小巷換新顏。

在道路南北與東西交錯的岔口處,新劃的人行橫道線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意。孫佩亮介紹,由於過往道路沒有人行橫道,考慮到安全,在兩個路口都設置了明確的人行橫道,規範行人通行,也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

沿著東西走向道路一路向前,便是高新區一中世昌校區的北門。這條路路面看上去呈青灰色,和南北路黝黑的瀝青路面完全不相同。對此,孫佩亮解釋道:“南北路的路面破損較輕,選擇了鋪設瀝青罩面,但東西這條路況很不好,我們只能重新澆築混凝土。”

眼下,這條路況複雜的背街小巷治理已臨近尾聲。據統計,整個治理過程中,共澆築混凝土路面1010平方米,瀝青照面2100平方米,新建人行道320平方米,施化標線300平方米。

高新區一中世昌校區附近背街小巷的治理,不過是我市各處背街小巷治理的一個縮影。年內計劃治理完成背街小巷10條,已開工建設7條。其中環翠區同德路、高新區撫順路等2條已完工,環翠區順河街,文登區朝陽街、城北街,高新區德州中街、二中周邊道路等5條在建;剩餘3條將在9月初進場啟動,11月底完工。待到各處完工時,一條條往日或破舊或髒亂的街道將換新顏,方便群眾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提升城市形象。

精緻·幸福

【盛德·世紀家園居民 張世花】

“門前這條路,承載的是幸福生活”

“叮鈴鈴……叮鈴鈴……”早上7點,鬧鐘按時響起,到了我要出門買菜的時間。打開鞋櫃,最上面放著的幾雙厚底鞋已落了灰,我選了最喜歡的薄的平底鞋。

要在以前,我肯定是要選厚底鞋的。我們小區門口就是“鼎鼎有名”的撫順路,以前路面這破一塊、那少一塊,穿薄底鞋,走著走著就被硌一下。後來我就特意給自己備了幾雙厚底鞋,只要走撫順路,我就穿上厚底鞋。

不過,現在可不一樣了。5月的時候,這條路完成了大變樣兒:黝黑的瀝青路面平坦寬闊,走起路來再也不用擔心被硌腳了;道路兩旁用白線劃出了一個又一個停車位,各色車子停得整整齊齊;就連路兩邊的商店都換了統一的的門頭,看上去規整多了。

作為一個每天都要經過撫順路的人,看著道路變平坦,別提多高興了!我不僅又能重新穿上自己喜歡的薄底兒鞋,就連走路去早市的時間都短了十分鐘。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張世花行走在整修一新的撫順路上。

早上7點出發,15分鐘就能到達早市,趕著買最新鮮的蔬菜。但在以前,15分鐘的路程,得走25分鐘才能到,要是遇上下雨天,就更難走了。

兒子家住在經區,我幾乎每天都要坐公交過去看小孫子。以前去公交站點的馬路牙子有點高,腳抬低了就碰得很疼。現在好了,人行道變“矮”了,我這腿腳邁起來也輕鬆多了。

往右走是早市,往左走是公交站,往前穿過馬路向左走再拐彎就到超市了,這是我常買東西的地方……不管到哪裡,撫順路都是我的必經之路。在我心裡,它承載的就是我的生活。

如今,沒事的時候,我喜歡在這條路上遛彎兒。我最喜歡在下午五六點鐘出門,正趕上下班點,路對面的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人員陸續向外走,連帶著整條街都有了不少人氣兒,和以前破舊的小巷子完全是兩個樣兒。有時候光看看這熱鬧的景象,就感覺生活很美好。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眼看著門口這條路也漸漸有了“主幹道”的風采,我心裡高興著呢,就希望家門口再繁華點、再方便點,生活就更有盼頭了。

精緻·親歷

【高新區市政局設施科科員 孫佩亮】

工地“螺絲釘”締造平凡的幸福

“一、二、三……”開學第一天,我特意來到高新區一中世昌校區旁邊這條小巷,杵在路邊角落裡,數著一輛輛整齊有序通過的車輛,心裡美滋滋的。因為我對剛剛完成的這個新“作品”很滿意。

今年7月的最後一天,我接到了一個新任務:要在開學前,將學校門前的兩條背街小巷治理完畢。背街小巷的改造,涉及路面改造、地下管線鋪設等許多環節,工序十分繁複。而給我們的時間只有29天。還未開始,時間“餘額”就已不足。

“充滿電”往前衝吧!優化施工組織是提高效率、節約時間的最好途徑。我在做好工程實施方案的同時,還和學校方面一起做好熱力、燃氣、網絡等配套進場的外圍工作。萬事俱備後,這兩條背街小巷開啟了“顏值”飆升之旅。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孫佩亮(右一)在檢查準備安裝的路燈。

我每天都要去施工現場“掃描”一遍,作為工地上的一顆“螺絲釘”,我要把各工種之間“擰”緊。工程一開工,每天都是倒計時,各個工種之間要做到流水作業,無縫對接,不能耽誤一絲一毫時間,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提前完工的機會。

我們整個施工過程都很“高調”,每天都會被周邊百姓“監工”。沒辦法,老百姓就盼著早日建完通車,這點樸實的要求面前,我們的工人,果然沒有讓人失望,硬是“搶”出了工期。兩條背街小巷治理工程在開學之前圓滿“收官”。

市政工作幹久了,腰桿越來越硬了。因為整個城市的路、橋、涵洞等建設,都離不開我們的參與。走在路上,每天都能感受到這個城市帶給我們的平凡幸福,而這幸福正由我們大家一點點地締造出來的:走在小巷裡,早餐店老闆扯著嗓子叫賣熱騰騰的美食:“幹拌還是加豆漿?”路上,繁忙而有序的交通,迎來了居民由衷地誇讚:“路平了,車快了。”還有那長長短短的街巷,整潔明亮,不時傳來濃濃的鄉音。

精緻·笑臉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馮麗娟:誰能想到原來“灰頭土臉”的道路,會變得這麼平坦開闊、景觀豐富。現在每天晚上一家人出來跑跑步,沿街散散心,這就是幸福生活的樣子。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韓寶芝:我現在經常邀請朋友來家裡串門,一方面交流感情,熱鬧熱鬧,另外還忍不住要顯擺一下週邊環境,走走撫順路,聽著她們的羨慕,我面子越來越足!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溫海東:背街小巷整治,不僅是路平了,還有一系列的“隱形”好處,照明增設、綠化調整、線路整理等,百姓作為受益者,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高宏偉:小巷子治理好了,家門口的人、車越來越多,生活配套也全了,原來荒涼的小區好像一夜之間繁華了好多,我們周邊不僅人氣越來越高,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了。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活力高区】背街小巷刷出新“颜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