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想要获得高薪,试试凡勃伦效应

专注于职场·自我提升·心理思维

1、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反而越能畅销?

在《影响力》这本书的开头,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朋友开了一家珠宝店,手里有一批绿宝石首饰,一直不太好卖。

当时正值旅游高峰,商店里挤满了客人,绿宝石首饰的质量确实也对得起她定的价格,可就是卖不出去。

为了卖掉它们,朋友尝试了许多销售技巧:把它们放到更显眼的展示区,以唤起人们的注意——没用;让销售人员使劲"推售"——也没有成功。

某天,她要出城采购新的商品,出发前一晚,她给售货员潦草地写了一张破罐破摔的字条:"本柜的所有物品,价格乘以1/2。"——她想,哪怕亏本也得把这批倒霉的货给弄出去。

几天后,她回来了,发现所有的东西都销售一空。当然了,她并不吃惊,可随即发现,由于自己的字迹太过潦草,雇员把 "1/2"误当成了"2",所有绿宝石首饰都是按原价的两倍卖出去的!

这个现象,最早被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它主要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反而越能畅销。

便宜的卖不出去,在加价以后,却销售一空!这不得不让人费解,这是怎么回事呢?

2、"打折你不要,涨价你来抢?"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按照我们以往的观念,人们应该更加青睐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才对——对于越贵的商品,销量应该越少。

在《影响力》书中,作者给出了一种解释:顾客大多是来旅游的人,对绿宝石认识并不多,他们用一套简单的原则来指导自己买东西,也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

因此,当人们无法快速辨别出绿宝石的价值时,它的定价就是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它是贵的,所以它是有价值的,是好东西。

作为经济学重要的原理之一,其实我们也可以在职场中加以利用,来提高我们的薪水。

如果我们是受雇于企业,那么每个人在职场中可看作是一件商品——我们的工资,可简单地看做是我们的定价。

当我们给自己开出一个价格时,只要价格合理,老板同意,我们就相当于完成了一次交易。

而通过凡勃伦效应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在职场中有一席之地,并非需要自降身价。

根据凡勃伦效应,当你所给出的定价越高,反而越有可能受到企业的青睐——因为这代表了你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在能力差不多的条件下,你反而能够拿到比其他人更高的薪资。

并且,当我们的薪资越高,在行业内也会更受欢迎

因此,问题来了:在职场里,我们应该怎么提高自己的薪资?

3、提高自己的薪资,试试从这三个层次做起:

一位小有成就的高管朋友分享了他在职场不断升级的秘诀,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努力,第二层级是选择,第三层次是借势。

接下来我们就借此谈谈,如何利用这三个层次来提高我们的薪资。

01、第一层次: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合作规避劣势

初入职场时,作为小白,这时候我们往往处于经验、能力都欠缺的状态。企业往往会根据行业的平均工资,给你一个不高不低的薪资。

这时候若我们想要升职加薪,主要是靠老板是否赏识你,你的能力是否足够突出。

不妨听听乔治·莫舍的建议——他作为哈佛商学院1963届毕业生,创立了国家商务家具公司(National Business Furniture)。在毕业50年后,年逾古稀的他接受了哈佛校友会人士的访谈,在被问到给年轻人有何职业上的建议时,

莫舍把毕生的经验总结为这样一段话: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简单来说,就是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利用合作规避自己的劣势。

同样的工作,你做得比别人快,做的比别人好,做的比别人更有创意,这都是竞争力的体现。你的"特别"需要被发现,领导便会因此为你升职加薪。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有一个足够突出的优势,可以在平台和系统的加持下,放大到无数倍,这就是给普通人最大的时代红利。

那么,我们怎么提高核心竞争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提高能力的价值性

粥左罗曾分享过这么一个观点:你的工资,由你对老板的解放程度决定。

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的公司属于中小型创业公司,那么老板招一个人的目的,通常有两个:

拿粥左罗自身举例,一个是,分担自身工作的一部分,比如他招个课程编辑,帮忙准备课程初稿。另一个是,帮他拓展新业务,比如他招个推广,获取新流量。

这两个,归根结底,都是在帮老板省时间,那么你收入高不高,很大原因就是你能多大程度上解放老板的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去想想,此时在公司最需要我什么能力?老板最看重我给他解放哪种时间?我们的能力越有价值,也就越有竞争力。

②、提高能力的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

当自己的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可以根据优势与劣势,培养自己的稀缺性。

而能力的不可替代性,是其他人无法通过其他能力来替代它,这个能力在为老板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正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相辅相成——稀缺性让你更加特别,而不可替代性会让你更加专业。

当你发现了自身能力的稀缺性,最好与专业的工作能力结合,便可成为一个不可替代者。

比方说,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有着良好的共情力和交流能力,他便可以很容易在那些"不善言辞"的程序员中被人注意到。

一个数学教师,不光教得好,还善于写作,能文也能理,这也造就了他的不可替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扎根的过程,这过程刚开始可能很难,但只有我们挺过去,便能迎来光明。

很多尝试并不是因为难才不去做,而是因为我们不去做才显得难。

02、第二层次,做出选择,挑选合适的环境

说完了努力,我们来看看选择。

试想,若你处于一个乌烟瘴气,办公室政治严重,升职加薪不看能力看资历的环境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有用吗?有用,但是不会转化成你的薪资。

这样的环境,甚至可以瞬间把你的"努力"化为灰烬——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一样",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

而这时候,第二层次的"选择",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选择,正是对"环境"合理地改造——去到一个努力能够收到回报的环境,正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但是现实中,更多的人所面临的问题是:现状的确不好,但是如何做出一个好的选择,则更是令人头疼的事,所以这些人常常裹足不前,困在原地。

在《当下的力量》中曾写道:"你可能宁愿在痛苦中,也不愿意冒风险去丢掉你熟悉的不幸自我而跃入一个未知中"


那么,怎么做出一个好的选择呢?我们可以借助希思兄弟在《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中提出的WRAP模型,重点介绍前两个步骤:

W: 拓宽决策空间(Widen your options)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出一个好的选择,很有可能是因为是我们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选项。

听过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男人丢了他的家门钥匙,他开始四处寻找。

一个邻居看见他在找东西,就主动帮助他。当邻居在认真搜寻钥匙,甚至连灌木底下都不放过的时候,她注意到这个男人一直只在一个路灯下面转来转去。他总是在那儿向前走几步,再向后退几步。

邻居觉得很奇怪,她让男人到别的地方找找,除了路灯下面,他也有可能把钥匙掉在其他地方了。男人答道:"我当然有可能把钥匙掉在其他地方了,但是路灯这儿有光。"

多少职场人像这个丢失钥匙的男人一样,在行业里兜兜转转,希望在现有的"灯光"下找到"钥匙"。

然而,如果所在行业里已是夕阳行业,并且有着许多遗留的问题,这时候,大胆地转行或者另谋出路,可能才是突破困局的更好办法。

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转行,只是希望当我们因为经验和思维的限制,无法思考出更好的选择时,要让大脑动起来,想一想,是否真的还有别的选项没有考虑到?

R:现实检验假设(Rea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

做选择时,我们常常习惯于快速做出一个备选的答案,然后找各种理由支持这个判断,并将反对意见进行选择性忽略。

这描述的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现象:证实偏向,它指的是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

证实偏向,会让我们看不到选择的另一面,甚至忽略掉重要的关键信息,导致决策偏差。

而破除证实偏向,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便是训练自己去考虑相反的情况:

如果我们要创业,想一想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怎么办?自己是否有挺过难关的储备?

如果我们要决定和眼前的人结婚,想想如果出现矛盾时,你们能够很好地解决吗?

多去思考与选择相反的选项,并做好预案,才是更好的做法。

选择有好有坏,通过第二层次,我们起码可以进入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环境,让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能够很好地转化成我们的薪资。

03、第三层次,跟随时代特点,借助平台,借势奔跑

然而有些更聪明的人,在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选择了向上发展的行业及公司,顺势奔跑,实现了爆发式的成长。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Sandberg)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一句话:"如果有机会坐上火箭,就不要在意坐哪个位置。"

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在谢丽尔·桑德伯格从哈佛毕业后,加入了美国财政部工作了五年,但发现自己的理想并不在政界,然后决定"转行"来硅谷碰碰运气。但她遇到了一个麻烦——当时的硅谷不喜欢这种"半吊子政客",她也并不拥有任何互联网公司的管理或运营经验。

在2001年,时任谷歌CEO施密特给她提供了一个看起来职位和薪金都很不理想的工作,桑德伯格非常犹豫。

然而正是施密特跟她说:"如果有人愿意在火箭上给你提供一个位置,你就千万不要挑舱位了。"

尽管谷歌那时候还比较弱小,但它就像一艘肩负使命,蓄势升空的火箭,需要优秀的人才。桑德伯格认同谷歌的使命,并且不计较职位,于是得到了这个机会。

真正实现飞速成长的人,几乎都是搭上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这股力量,是个人力量无法与之抗衡的。

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定价,更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个高价值的行业,先进去再说。

那么,怎么找到高价值的行业呢?

多关注时事,在整个大环境下,只要你细心观察,必然会有着所谓的信号。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未来十多年将是新生儿增长的时期,教育优质资源稀缺,主力人群80后父母、90后学生追求差异化教育,这都为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旅游消费开始了一轮消费升级的过程,居民收入的增高,消费能力强劲,旅游行业也将乘上快速通道。

再比如说时下流行的"孤独经济",也是一个趋势。

数码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类电子设备年增长超过3成。智能扫地机器人同比增长50%,自动擦窗机增长150%。自动洗袜机、懒人炒菜机、洗碗机等等神器不断涌现,成为一人生活主人公的第二双手,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甚至做得比人更好。

投资人王煜全认为,家越来越小,但是追求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单身化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有钱有闲,可以活的更像个孩子。巨大的商机就源自与此。"

另外,资金聚集的行业、人流动性高的行业,技术先进的行业,都有着高价值区的特点,多研究行业报告,深入第一线,你必然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火箭"。


总结一下,

本篇文章探讨了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反而越能畅销",以及它产生的原理。

借助凡勃伦效应——在职场中,提高自己的定价,反而能更受欢迎。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提高:

第一层次,精进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最初的认可。

第二层次,通过做出好的选择,规避人浮于事的环境,让上一层次的努力更好地转换成薪资。

第三层次,如果有可能的话,踏上高速发展的行业,通过系统的推力,让自己的薪资实现突破。

相信通过以上三招,你可以在职场中更加如鱼得水,从而实现升职加薪。



若本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评论区交流。

关注我,持续更新!


作者介绍:小天的书屋,专注于职场,致力于提升思维,愿阅尽天下好书,执笔走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