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省事”與“浙辦事”:移動政務的共識與分歧


過去三年,如果說中國“互聯網+政務”能被人記住的,除了“國務院APP”席捲互聯網就要數浙江政務服務網的勇猛精進,從“政務淘寶”、“一張網”到“最多跑一次”,每一次創新都掐中了政務服務的七寸,從PC、APP、微信公眾號等的入口全面佈局,完成了從形而上到形而下的互聯網政務創新啟蒙與實踐。


“粵省事”與“浙辦事”:移動政務的共識與分歧



近日來自廣東省政府發佈的小程序“粵省事”正在為移動時代的政務服務創新提供一種新的可能。

“粵省事”小程序作為廣東數字政府改革的第一個成果與鑲滿騰訊色彩的數字廣東網絡公司的首個作品正式上線,集成了公積金、社保、護照、稅務、車輛、婚姻、戶政等多項服務,通過人臉識別、身份核驗,無需重複註冊,即可通辦高頻常用民生服務。

廣東和浙江在政府數字化轉型方面的角逐,從外部輸出方式上看是微信和支付寶的平臺化服務與創新能力的較勁,從深層原因上看是決策者與領導者的互聯網思維的高下之分,從發展根基上來看是治理思想、改革胸襟與數字化格局的博弈。

同樣瞄準移動政務,而廣東與浙江的理念似乎已經開始有了分歧,比如浙江省在過去兩年一直狠推的是“浙江政務服務APP”,而廣東省首次亮相的代表政務服務整體形象的是小程序“粵省事”……

“粵省事”與“浙辦事”:移動政務的共識與分歧


廣東在2012年上線的網上辦事大廳,正是微信和微博聲名鵲起之時,也是PC被智能手機敲響喪鐘之時,而依託於政府網站建設的網上辦事大廳換湯不換藥的做法其實早已是強弩之末,而浙江政務服務網崛起於雲時代,一個以掃碼與刷臉成為標準姿勢的移動服務時代,服務內容、模式與場景的可能性被無限放大,每向前一步都是創新,浙江政務服務網與APP也依託於移動互聯網、社交平臺、雲服務等成為互聯網政務服務翹楚,成就了“一張網”和“最多跑一次”的佳話。

移動政務的共識在於移動互聯網與智能手機對服務場景、模式和內容的刷新與更替,認可其對服務的重塑能力與倒逼效應;分歧在於是建設一個從零開始推廣的冷啟動的獨立政務服務平臺,還是建設一個分享用戶紅利的寄生於超級APP的第三方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前者在於自主可控安全,後者在於用戶成本低易用易推廣。目前我們所能目之所及的移動政務兩條道路並無高下對錯之分,而模式的選擇卻是決策者、資源、技術能力、運營能力、用戶成熟度等多種因素決定,最終,用戶會用腳投票。

“粵省事”是廣東省推出的移動民生服務小程序,而“浙辦事”則是隱藏在浙江政務服務公眾號自定義菜單的服務列表,而部分服務需要登錄支付寶應用端口,只是微信是屏蔽了支付寶鏈接的。公共服務輸出方的弱勢地位在商業競爭的陰影下其實早已暴露無遺。

面對政府數字化轉型的趨勢,中國的政府機構除了需面對新技術的更迭以及互聯網平臺的變遷,更焦灼的是需要面對超級平臺作出選擇,雖然它們還沒有到面對“微信”和“支付寶”二選一的地步,但是,政務微博在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之間的選擇就早早暗示了這種選擇的風險性:一旦平臺對該產品或垂直業務缺乏耐心缺乏投入或放棄,平臺的用戶及依託的業務資源與影響力將瞬間化為烏有,平臺之間的轉移成本過高,也造成了每一個崛起的新平臺都會冒出一茬新網紅的現狀。

隨著“粵省事”的上線,移動政務又一次走在了十字路口,平臺“所有權”與“使用權”、數據“流動性”與“安全性”的討論又開始變得熱烈,但是,沒有用戶思維的擁有僅僅是“擁有”,沒有用戶價值的安全僅僅是“安全”而已。

正向nextgov的一份報告指出,政府機構不僅僅為科技公司提供錢,還為他們提供不可多得的數據資源與新技術測試機會,“一旦進入,就永遠進入了”。反觀目前政府數字化市場態勢,一個省或一個城市對於微信和支付寶而言正是這樣的狀況:一旦進入,就永遠進入了。數字政府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的孵化場所,新技術、新模式以及待驗證了場景在不斷湧現,而數字經濟的主體則成為了數字政府的創新變量,比如騰訊之於廣東,阿里之於浙江。

是拓展原生政務APP開發,還是基於第三方平臺的服務集成,這可能是較長時期中國移動政務的兩條道路,無所謂對錯,“粵省事”是政務微信、微信城市服務之後的第三次面向公共服務的嘗試與努力,首次真正展現了“小程序,大政務”的能力,而“粵省事”是否會出現“湘省事”、“贛省事”、“鄂省事”……將真正決定用戶選擇了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