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上一次被宋康昊跨屏幕盯住,還是在《殺人回憶》裡,眼神裡的震驚、不甘、惱怒,到底只能隨風而逝。而這一次,他已經按捺不住不平,化身為莽撞的惡魔,用血腥的殺戮去維護內心的公正。“寄生蟲”,到底也只是以寄生為生存模式的蟲子。窮到底的基澤一指彈飛了想分一羹匙的蟑螂,也預示著後來他和富人家的原地下住民不可避免的衝突。影片的大部分衝突集中在貧富差距上,時而隱現的南北韓政治鬥爭及韓國的經濟變革、失業浪潮加劇進一步加深矛盾,徒留下來的,是生活的治癒能力。它能迅速歸於平靜的手段,富歸富,窮歸窮,老鼠的兒子照樣要挖洞。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乍一看,在《寄生蟲》中以新生科技貴族樸社長一家為代表的的富人生活圈,和基澤一家為代表的底層生活圈,有些類似於我們熟悉的戲劇“紅臉白臉”的模式。樸社長的妻子心思單純、學識也不高、識人能力低,被基澤一家連哄帶騙換掉了家裡所有的熟人還心生感激;樸社長比起妻子也沒強到哪去,管理一個大公司、有著高超研發技術的社長,竟然也未能識破兩個窮人家庭的寄生心思。這些富人表現出來的,是對窮人不超過自己底線、就能容忍的寬容大度,甚至混亂之際,宋康昊大兒子的命也是小戀人救出來的。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而與之對比的,是基澤一家的陰險狡詐,一家人一生的智慧都拿來詐騙了。基澤大兒子連大學都沒考上,卻要去輔導功課,功課自然是輔導不出來的,撩妹卻是一把好手;小女兒面對難題只會臨場“百度”,偏偏冷漠臉和似是而非的陌生詞彙唬住了樸家女主人;基澤老婆這輩子一定是靠求生欲活著了,只有八分鐘的時間愣是收拾乾淨屋子做出了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鬼的“炸醬烏冬麵”(看起來還很好吃),一腳把前女管家踹下去的狠勁更不用說;基澤,這個本身膽小如鼠縮手縮腳毫無擔當遇事後退的小人物,只有在扮演別人的時候才能煥發出一點光彩,扮演司機的時候假裝老實熱心、扮演暴脾氣的時候掀桌子也嚇了我一跳(可惜後來還不是得收拾)。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在基澤一家眼裡,富人的有錢,就是原罪。最初全家失業的時候,面對窗戶外日日尿尿的流浪漢,兩個大男人氣都不敢大出,彷彿這樣就能掩蓋自己是個男人應該挺身而出的事實;一家子都在樸社長的屋簷下有了工作後,也像最開始為基澤大兒子介紹工作的富家公子那般有了底氣,敢出去叫板了。在獲得了溫飽、享受過安寧之後,基澤一家第一個拾起的,就是自尊。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即便現在的輿論導向是人人平等,一旦出現有歧視農民工等低收入群體的現象發生,大家便是一邊倒的聲討。其實有一種很奇怪的心理:你看見比你弱的人,就忍不住要站在他這一邊為他說話方顯公正;而另一方面,對於“我弱我有理”的部分人群,大家又都會化身苦不堪言的受害者站在制高點諷刺。街上時不時還能看到採生折割後的殘疾人乞討,即便不是叫花子,地鐵上一個幾天不洗澡的腋窩足以讓你問候他家八輩祖宗。人們既要標榜自己的清高,又厭惡自己的邊界遭到侵犯。就像樸社長與基澤一家,基澤一家既要靠坑騙樸社長一家過活,又要怨恨對方因自己“有味”而傷害了自己的自尊;樸社長一家雖然養活了這一家子人,但因為嫌棄“味道”而慘遭殺身之禍。這不是為富人階級說話,相反,這是為質疑“富人都是黃世仁”這種觀念而高興。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對於基澤一家,其實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痛。一家子失業難道完全都要怪罪政府沒安排就業、市場經濟不景氣?那為什麼明明有疊披薩盒的機會,卻疊出了四分之一的失敗品,最後基澤妻子還要因為扣錢而滿嘴怨氣?小女兒一手PS手藝出神入化,就找不到錢少的公司工作?面對孩子可能有的陰影,卻只是她驗證網上理論獲得工作的資本。大兒子在片尾也找到了發傳單的工作,那麼之前呢?大兒子找到了家教的工作,想的不是提高自己的英文知識教育孩子,反而是如何把妹攀上高枝。越是窮人卻越眼高手低、四肢不勤,難道不是窮人的原罪麼?人們喜歡說富人累計資本的原罪,誰在累計資本的時候不藏著小九九呢。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雖然是講述貧富差距的現實作品,卻被奉俊昊拍出了鬼片既視感,夏日炎炎幾乎嚇出雞皮疙瘩。寄生蟲的悲哀就像蟑螂,一旦開燈就必須找到藏身之所。他們四處躲藏的樣子固然心酸,可也著實恐懼。想象一下你的家裡藏著蟑螂都能讓人睡不踏實,更何況是藏著大活人。記得看過一個日本視頻,一個小哥總奇怪家裡食物變少,所以裝了個攝像頭,沒想到竟然拍到家裡藏了個鬼一樣的老太太半夜下來偷食物的驚悚場面。即便是為了政治正確,對這兩家窮人的憐憫和同情也得大打折扣。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結尾,基澤大兒子在半地下室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空有有錢的喜悅、卻無實踐的方法。對於他能否打破階級力爭上游、拯救父親出暗無天日的地下,我是報以懷疑的。階級固化是一種普遍的難題,有的時候,天賦和運氣真的會以勢不可擋的銳氣吸金,繼而延續累積資本傳給下代。寄生的結果是殘酷的,但失去寄生資本的後果,也是難以承受的。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其實除了窮人對富人的寄生,片中的寄生關係無處不在:樸社長的妻子對樸社長也是一種寄生。沒有工作、不會持家、引狼入室,在失去了樸社長後,很難想象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的她如何帶著兒子度日,如果他的兒子沒有被嚇死,恐怕也要落下終身心理陰影;而面對美麗卻猶如空殼的妻子,基澤兩次提到“愛”的時候,樸社長都帶有邊界被侵犯的惱怒,甚至在做愛時,也是從背後抱住她不去看她,彷彿懷裡只是一個美麗的性玩具。即便無愛,樸社長還是需要一個完美家庭的支持,他的身份還需要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做後盾,而他完美家庭的操持卻是管家、司機、家庭教師的責任。他寄生在這一群人之上,才能維持一個成功人士的身份。在失去前女管家的時候,他一想到身上會有臭味便忍無可忍。人與人之間的寄生關係像是密密麻麻的關係鏈,鋪天蓋地網羅住我們。甚至窮人之間也在想盡辦法寄生,最終因為利益大打出手。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味道,成了本片區分階級的第一要素,也成了樸社長被殺的導火索。除了因為基澤一家住在地下室、嫌少洗澡、同樣香皂、家裡被水衝了只能付等等的外在體味,其實本質上不過是窮酸氣,是階級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想洗去身上的味道,不亞於剝皮削骨,一如從不見天日的地下走到看起來光輝燦爛的地上,談何容易。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石頭在本片可以算是個神器了,得之者心願可償,只是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像千千萬萬個神話裡那個不詳的象徵:潘多拉魔盒、第八號當鋪的典當物等等......人們不得不為自己的七宗罪贖罪,只是我們得到的東西總是少於失去的東西。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樓梯是個奇妙的存在,最開始基澤大兒子到樸社長家前,在高樓面前的他無比渺小,一步步向上的路何其艱難。而當他們在暴雨天卻不得不倉皇逃竄時,回家的路卻是數不盡的小臺階,一直走到被水淹沒的家裡,絕望而無助。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最後的印第安形象其實說明了導演的意向:原本過著快樂生活的原住民遭到了美國人的入侵和謀殺,最後不得不遠走他鄉極為清苦。最後四散而逃的富人即是搶劫者的象徵,而基澤彷彿化身復仇天神向敵人報復。可事實的真相真的如此嗎?他們互相怨恨、恐慌的,不正是不同階級下導致的差異原罪嗎。


電影《寄生蟲》——對立階級眼中的原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