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这样做正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浙大博士的教育理念

我们相信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不爱学习的,从每个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意识,其实就代表着他内心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尽管有重力的作用,但是每个树木还是积极向上的;尽管在学习中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积极渴望的。但是如果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长期被打击,那么他的兴趣就会慢慢的消失殆尽,最后成为家长心目中所不爱学习的孩子。那么我们家长都做了哪些事情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小心!你这样做正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一,兴趣的第一大杀手就是一味地被强迫学习。当你的孩子吃一个鸡蛋吃得很开心的时候,如果你逼着他吃第2个,这时候孩子会有一点不太情愿。如果你再逼他吃到第4个,可能他这一辈子都不要吃鸡蛋了。所以学习也同样如此,我们经常为了学习,强迫孩子连续两个小时坐在椅子上,我们会强迫孩子目不斜视的盯着黑板,我们也会强迫孩子不去做任何的事情。而通过这种硬生生的方式让他把学习任务完成,其实就让孩子变得缺乏学习兴趣。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规律:凡是强迫我们接触的东西,无论它本身是好还是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都会把它当做有害的东西而加以强烈地抵制。我们很多父母非常痛苦地说:“我们好心为了孩子,为什么孩子却不领情?”因为你的方式不太对。我们拿学校的广播体操为例,你去认真观察一下孩子下课做广播体操,你会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都是懒洋洋的敷衍状态。其实学校让学生做广播体操是为了让他们锻炼身体,让大脑提供更多的养分,让他们的精神状态更好。但是学生不这么想,因为他们把课间操的过程看成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从而对此失去了兴趣。如果换成体育课呢,你发现每个孩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个个精神饱满,生龙活虎。所以问题关键不在于运动量的大小或者运动的形式,而在于这种活动是否出于孩子的自愿。“那我不逼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作业不写怎么办?”其实我想着最大的差别就是:有的人强迫是态度很温和的,而原则很坚定。但是有的人强迫是脾气非常急躁,而且言辞非常地粗暴。是你的表情出卖了你自己,从而变得适得其反了。如果家长在学习中把很多的强迫变成奖励效果会更好。我打个比方,如果全校规定班级前10名才有资格到底下去做广播体操,你会发现不出一个月学校会变一个面貌,每个做广播体操的学生都神采奕奕,而那些没有办法去做的,会流着口水的表情趴在窗台上,看着这些做广播体操的同学。我想我讲这样的对比应该对各位家长有很多启发和思考。

小心!你这样做正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那么我要讲的第二点家长扼杀孩子学习的方式就是过多的干涉,从而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说当我们带着孩子去探索世界、去踏步的时候,我们父母经常是这个也不让去,那也不让玩,甚至是只希望他安静的坐着。当他拿勺子甚至用手抓着吃饭的时候,你却希望他学习如何保持衣服的干净;当他翻箱倒柜去认知和探索事物的时候,你却只是希望他把东西收拾好,别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我们经常有很多家长的建议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尽可能的体验和尝试,因为这是他好奇心的表现,而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与否,就是看他有没有好奇心。为什么0~6岁的孩子学习能力非常强,因为他的好奇心非常强。

小心!你这样做正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个阶段好奇心不被很好地保留的话,那么可能孩子到了后期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也是大幅度下降的。我们来分享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在教科书上听过爱因斯坦的故事。故事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不好,因为他经常上课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就非常讨厌他并且告诉别人他的智商太低,不适合在学校读书。可是他妈妈却不这么看,妈妈认为是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所以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的母亲竭尽所能的为他解释他所提出来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对于自己解释不了的问题妈妈也不会搪塞和敷衍,而是实事求是地说明问题的复杂程度,并鼓励他自己去想办法找出答案。就这样在妈妈的鼓励下爱因斯坦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心!你这样做正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后来爱因斯坦进入企业做了一名小职员,和专心工作的同事相比他显然是个爱开小差的员工,那时候爱因斯坦喜欢物理的研究课题,他的抽屉里经常放一些小的字条,上面满是数学公式。为了不被主管发现,他经常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从抽屉里拿出小字条猛地研究一阵儿,直到活儿多起来才恋恋不舍的把小纸条塞进抽屉。对物理学的兴趣让爱因斯坦最后发表了相对论,成为划时代的物理学家。每一个优秀的伟人背后都有位伟大的母亲,所以各位,今天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你就要做好一个准备——成为一个优秀的、爱学习的、智慧的母亲。那么今天给各位的作业就是回去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学习兴趣还在吗?如果发现孩子学习兴趣在下降,那我想你反思一下你过往做过什么,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学习兴趣在下降,那么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该如何挽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