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黃鶴樓“身邊”的1座寺廟,皇帝御賜匾額,可惜已經無人關注

佛教古剎龍華寺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該寺位於有“江城”之稱的武漢市。

武漢城市歷史悠久,歷經滄桑,寺廟如繁星般眾多。與聲名遠揚,香客絡繹往來的其他寺廟不同,龍華寺坐落於蛇山之巔,所謂高處不勝寒,坐落於此,反而使龍華寺隔絕了塵世喧囂,多了幾分佛門清淨之地的意味。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1座寺廟,皇帝御賜匾額,可惜已經無人關注

眾人皆知黃鶴樓,蛇山也因黃鶴樓而名揚四海,但慕名而來的遊客中,鮮少有人知曉龍華寺,拾階直上,繞百轉千回後,便可見山巔屹立著一座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巍峨古剎,那便是龍華寺。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1座寺廟,皇帝御賜匾額,可惜已經無人關注

龍華寺建立於明成化二年,原本是太監王定,因心急母親纏綿病榻,為祈願母親平安康健所建,而王定此人深得明憲宗寵信,明憲宗念其孝心一片,揮筆御賜匾額,由此定名龍華寺,納入“孝道”,往後,隨著浩蕩歷史中一次次擴建修復,龍華寺不斷龐大起來,房屋已然近300楹,現如今,被譽為“楚天孝道第一寺”。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1座寺廟,皇帝御賜匾額,可惜已經無人關注

清晨時分,山中霧氣尚未散盡。承載百年輝煌的龍華寺,在嫋嫋晨霧中綽約可見,布衣僧侶的唸經誦佛聲在山間依稀可聞。古人有道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寺內松柏環抱而生,參天古樹蒼綠繁茂,倒也自成一派引人入勝的幽靜景象,行在此處,別有番滋味。傍晚時刻,寶殿莊嚴,寺鐘悠揚,肅穆的古剎在殘陽餘暉中被映上柔光。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1座寺廟,皇帝御賜匾額,可惜已經無人關注

寺院外是遭受風雨剝蝕的黃牆黛瓦,寺院裡是香客虔誠供奉著的金身佛像。佛像低眉望向蒲團,望向善男信女,望向芸芸眾生,香火縈繞間,彷彿能度化一切苦厄。據《儒林外傳》記載,曾經的龍華寺中特設精室,專為接待女客而備。

也許是尼姑廟的原因,龍華寺在女香客中頗受歡迎。由此不難想象,曾經香火鼎盛的龍華寺,篤信佛教的信女們朱唇誦佛,指尖捻著佛珠碰撞,衣角繡著菩提蓮瓣紋,筆下抄錄經文三尺垂地的景象。而現如今,仍有許多信女在此修行。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1座寺廟,皇帝御賜匾額,可惜已經無人關注

又相傳,龍華寺內有一白貓,常年臥於大雄寶殿外聽訟經文,時日久了,月臺石階上居然有了白貓的身影,如若潑灑清水上去,毛爪清晰可見,宛若靈物。但也經人查證,“白貓聽經”實際上並沒有傳聞中那麼栩栩如生,雖然如此,但也有幾成相似,不失為一處妙景了。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1座寺廟,皇帝御賜匾額,可惜已經無人關注

龍華寺相較其他古寺來說,修復時間尚且短暫。直到2011年,武漢市才對龍華寺實施大規模擴建,使得寺院終於恢復了當年的面貌,只可惜,如今龍華寺的香火,已經和從前鼎盛時期大相徑庭。

但清靜也有清靜的妙,如若不愛喧囂,龍華寺不失為一個禮佛好去處,如若到了黃鶴樓,也不妨到龍華寺參觀一番,體會數百年古剎中沉澱的歷史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