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不妨暫且停下,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前行

有個退休教授最近在整理自家的書櫃,整理出來一部分書籍贈予我。

看到書櫃裡滿滿的都是他讀過的書,我不由得感慨,一個人的睿智和儒雅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被書籍滋養出來的。

教授對我說,這些都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財富,你可要好好學習,你的人生路還長著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些可都是我人生的營養品和保養品啊。

讀書,是這世上最划算的事,是對人生最好的投資。

人生路漫漫,何不停一下,讀會書,填滿空虛,豐沛心靈,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前行。

人生路漫漫,不妨暫且停下,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前行

1.讀書,豐沛心靈

每當有人誇我有書香氣質,更強大,更豁達、樂觀,更優秀等等,我都會把這些歸功於我所讀過的書。

我想,是讀書豐沛了我的心靈,使我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熱愛生活的人。

伊薩克·巴羅說:“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

與書籍相伴的人必定不會空虛寂寞,書籍是益友,你可以和很多高尚的人談話,交朋友;

書籍是良師,你能從中得到更好的指導,關於生活,關於學習,使你成為更具智慧的人;

書籍是心靈導師,在必要的時候給予你最好的慰藉,安撫你受傷的心,使你更加強大。

英國文學家葛勞德曾說:“生活最大的危險就是一個空虛的心靈,正像一所屋子一樣,容易被罪惡鑽進來。好的書,是最好的保障。”

記得朋友曾經特別有感觸地說,感謝那些讀過的書,化解了我身上的戾氣,讓我於平和中尋找自我。這一點恰好與葛勞德的觀點不謀而合。

說這話的朋友是個性格溫和的人,待人處事都非常穩妥,我極少見她生氣,果真應了那句話,“翻書多了,翻臉的機會就少了”。

可見,讀書可以豐沛心靈,讓人心境平和。

人生路漫漫,不妨暫且停下,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前行

2.讀書,沉澱氣質

你讀過的書,上過的學,最終會把你塑造成一個與以往不同的人,給你一種深到骨子裡的智慧和力量,從而形成個人的獨特魅力。

說實話,以前讀過的書很多都不記得了。但生活的某一個瞬間會喚醒我靈魂深處的記憶,讓我知道我讀過的書並沒有白讀。

我想我忘記的只是具體的內容,但那些精髓已經融進了我的骨血,成了我思想的一部分,洗滌我的心靈,養成我特有的氣質。

正如某位網友所說,並非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在“打水”的時候已經洗滌了“竹籃”。

腹有詩書氣自華。那些愛讀書的女生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和氣質,在她們身上可以看到知識的沉澱,氣質的魅力。

曾因《詩詞大會》《朗讀者》爆紅的董卿,氣質如蘭,一顰一笑,一字一句都散發著一種名叫氣質的魅力。

她曾說:“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即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這玲瓏剔透詩詞心,舉手段足間的優雅與高貴,就是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修煉和沉澱下來的。

三毛曾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歲月不敗的美人,不敗的就是在閱讀中沉澱下來的氣質和談吐。靜下心來翻翻書,你也有機會擁有董卿同款氣質。

人生路漫漫,不妨暫且停下,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前行

3.讀書,修飾靈魂

我家是農村家庭,爸媽只有初中學歷,但他們看重讀書這件事,在我們村沒有哪戶人家有我們家讀書人多。尤其是我,一個女孩子,家裡的老大,居然還是讀書最多,學歷最高的。

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我爸媽,經濟條件不好,還花那麼多錢讓一個女孩子讀那這麼多書幹嘛?

我想我爸媽也不會講什麼大道理,但他們知道知識可貴,知道讀書才會有出息。我們從小用過的課本,練習冊,看過的書,爸媽都捨不得賣掉一頁紙。

作為一個農村姑娘,讀書讓我得以走出小縣城,見識到更大的世界,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朋友,人生有了更多選擇。

除此之外,關於女孩子為何要讀書這個問題,我很喜歡楊瀾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讀書,可以增長智慧,修飾靈魂,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臺灣作家林清玄曾說:“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讀書,便是生命的高級化妝,修飾的是你的思想和心理狀態,讓你擁有從容生活的力量,獨特的氣質。

人生路漫漫,不妨暫且停下,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前行

4.讀書,予你智慧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讀書還可以讓你從中獲得與生活,與自己和解的力量,找到自己的詩和遠方。

在電視劇《知否》裡,飽讀詩書的明蘭,美麗又聰慧,為人謙虛通達,大家都對她讚譽有加,就連侯府大娘子都想方設法想娶她進門當兒媳。

她還對女子讀書無用論進行了反駁:“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

祖母是侯府小姐,明理通達,自然也是贊同的,她說:“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歷朝歷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個不是從小讀書明理?”

讀書,讓人足不出戶便可以瞭解天下大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明蘭作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自然是不能行萬里路的,但她讀了萬卷書,倒也活得通透。

劇中有這樣一幕,先生讓大家討論“立嫡立賢”這一難題,一向低調的明蘭被點名了。

向來習慣藏拙訥言的她,給出了一番頗有見地的言論。她說:“大丈夫當忠君愛國,不如做個純臣,何必無謂爭執。”這心胸,這格局,誰說女子不如男。這一番話在關鍵時刻還她父親借用,救了一家人。

讀書使人有大智慧,大格局,考慮事情更是目光長遠。還記得明蘭在顧二叔救了她之後,勸說他為自己的前程和女兒的未來做長遠計的那一幕。

多麼聰慧的女子啊,這樣的女子誰不愛。顧二叔也是在那個時候對她另眼相看的吧,開始在心裡打著小算盤。

人生路漫漫,不妨暫且停下,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前行

關於讀書的意義,我還想借用林語堂先生的話:

“讀書的意義是使人心虛,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書籍是時代的禮物,智慧錦囊,一個堅持讀書的人,智慧肯定也是持續增長的,他會變得越來越聰慧、堅韌。

餘秋雨先生說:“讀書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

作為一個平凡的毫不起眼的姑娘,如果說我稍微擁有了那麼一些氣質,一些智慧,一些勇氣,一個稍微有趣的靈魂,這都是讀書的饋贈。

可以說,我所有的底氣都來自於我所讀過的書。讀書是我做過的最划算的事,人生中最不後悔的投資。

人生路漫漫,不妨停下來,與書籍交友,積攢與自己、與生活和解的力量,豐沛心靈,安放好不知所措的靈魂再慢慢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