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初心不與年華老

初心不與年華老

——內蒙古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服務基層紀事


“老衛協”每年組織醫療隊深入農村牧區開展義診。


四子王旗——初心不與年華老


每次送醫送藥下鄉,內蒙古自治區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雲曙碧(右二)都會耐心傾聽患者的意見建議。(資料照片)

每次來呼和浩特,牧民郝俊林都要到“老衛協”看看,他掛念著那裡的每一個人。

62歲的郝俊林是內蒙古自治區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免費診治39萬多人中的一人。那一年,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組織醫療小分隊來到他的家鄉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查干補力格蘇木送醫送藥,郝俊林沒掛號、沒排隊、沒花錢,在家門口治好了困擾他多年的腰椎間盤疼痛。

革命人永遠年輕

讓郝俊林最惦記的是今年96歲高齡的內蒙古自治區原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雲曙碧。

雲曙碧是內蒙古的傳奇人物。16歲時,雲曙碧從大青山腳下的土默川出發,歷盡艱辛,到達革命根據地延安,進入陝北公學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雲曙碧主動請纓,回到家鄉,成為大青山抗日遊擊隊的一名女戰士。新中國成立後,雲曙碧先後擔任哲里木盟盟委副書記、自治區衛生廳廳長。63歲時被任命為自治區紅十字會會長。當時,自治區紅十字會是全國紅十字組織中恢復最晚的一個,她借用一個辦公室和兩名工作人員開始了工作,現在自治區紅十字會已經建成了2600多平方米的培訓中心,全區12個盟市紅十字會全部建立。全國紅十字會曾專門號召大家向雲曙碧同志學習。

81歲時,雲曙碧又投入到了老衛協的工作中。當時,我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她帶領協會的老專家、老教授一遍一遍地往基層跑,她說,“決不能讓艾滋病接近草原”。為了舉辦防治艾滋病知識競賽,她個人出資購買獎品。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派出的宣傳組往返6700多公里,深入到內蒙古8個盟市、4個旗縣、4個大型企業、3所高等院校,舉辦了20次講座和培訓,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冊。

“在雲曙碧的感召下,老專家們紛紛加入義診行列。”內蒙古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顧問李少白說,“七八十歲的老同志彷彿忘記了自己的年齡,義診在救災前沿,巡診在農牧鄉鎮。”

給老專家以關愛

內蒙古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工作人員漸漸發現,這些一直給予患者關愛的“白衣天使”們同樣需要關愛。

雲曙碧說,內蒙古的離退休醫療衛生工作人員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他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醫療經驗。通過老衛協把他們“管”起來,為他們建立起一個發揮餘熱的平臺。

“這些人有能力,治療上是一把好手。但是有的因為外語不行,有的因為電腦不熟,有的因為論文不夠,退休時沒有獲得相應職稱,尤其是旗縣以下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辦公室原主任、老衛協副會長聶新亮介紹,為了關愛這些一直關愛患者、無暇追求自己職稱的“老實人”,老衛協每年進行一次技術職稱認定。自1999年開始,共有1050名技術人員參報,其中獲得主任醫師技術職稱的224人,副主任醫師職稱的723人,中級技術職稱的9人。“這些人更追求精神上的獲得感,特別是獲得新職稱後被醫院返聘。”聶新亮說。

人文關懷如細雨潤物,讓老專家們組成的新團隊充滿活力。內蒙古醫院老大夫趙書勤記得,一次,自治區殘聯負責人找到雲曙碧,提到想給殘疾孩子舉辦一場文體技能比賽,但是缺少資金。雲曙碧毫不猶豫地說:“我手裡現金不夠,你等下個月我的工資發下來湊1萬元給你。”趙書勤深受感動,這也是他至今堅持在老衛協工作的動力。

目前,自治區有各級老衛協會員4000多名,全區80%以上的副主任醫師老專家得到返聘或到民營醫院工作,充分發揮了老衛生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自治區各協會分會都建立了會員之家活動室,配備圖書、雜誌、報刊、健身器材和娛樂設施,並每年組織“會員聯誼會”,老衛協會員生活開展得有聲有色。

四子王旗——初心不與年華老


萬水千山總是情

老衛協成立不久,恰逢1990年察右後旗發生特大旱災。雲曙碧帶領醫療隊和救災物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展開救援。8天時間裡,老衛協醫療隊輾轉烏蘭哈蘇木和忽爾洞鄉,夜以繼日完成1200多人次的醫療救災任務。接下來的幾年裡,磴口縣澇災、包頭市地震,都有老衛協專家醫療隊的身影。老衛協專家醫療隊成立30年來,先後在內蒙古21個旗縣的60多個鄉鎮(蘇木)進行旱災、澇災、雪災等災後救治,醫治患者2萬多人次。

內蒙古地域遼闊,下鄉成本高。而偏遠牧區群眾生活困難,小病基本是靠硬挺。老專家們可以不要報酬,但如何使醫療服務走上可持續的路子?自治區老衛協經過多方爭取,成立了雲曙碧公益基金會,購買了兩部醫療車和相應的醫療設備,配備了常用藥物,迅速擴大了送醫送藥下鄉服務的半徑。如今,協會每年都組織6批至10批醫療隊深入農村牧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為農牧民免費送醫送藥。每支醫療隊由8名至10名老專家組成,配備B超、心電圖儀、簡易檢驗設備和70種至80種中西藥品,開展義診活動。據統計,30年來,老衛協共組織扶貧醫療隊205批(次),深入到96個旗縣的鄉鎮(蘇木)和村(嘎查),診治病患39萬人次,足跡遍佈自治區95%以上的旗縣。

近年來,自治區老衛協又把送醫送藥的業務拓展到培訓基層衛生機構、開展“健康中國”知識科普等領域。內蒙古自治區老衛協黨支部書記劉廣理已經86歲,每年仍堅持下鄉義診,每次都給基層留電話。現在,經他治療過的農牧民找他,經他指導過“小切口膽囊切除”“胃切除改良”的鄉鎮醫生找他。“想想這些‘遠親’,我還不能服老,還得像雲曙碧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劉廣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