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爺耳背了…


我的姥爺耳背了…

我的姥爺今年86歲,滿頭銀絲,走路雖慢,但精氣神十足。待人和善可親,還特招孩子們喜愛。最大的愛好是看戲,晉劇故事講得頭頭是道。

姥姥在13年前癌症去世,他常年住在我小姨家,平時會到幾個孩子家小住,過得安然自在。

但近兩年老人嚴重耳背,一說話總打岔,和他對話基本靠吼。戴過一段時間助聽器,但適應不良又棄至一邊。

今年正月十四,小姨不在家,我去接姥爺,打了無數電話,喊到嗓子冒煙他只接收到一個錯誤信息:我是寶寶。他認真疑惑的問我:你是誰啊?寶寶?哪個寶寶?

最後幾經周折把姥爺才接到了我媽家。


1

這幾天大多數對話都因信息不對稱而自說自話。

媽媽吼:你餓了沒?

他說:哦,在大門口坐了一氣。

媽媽繼續吼:你餓了沒?

他說:熱了,這天氣好,曬得。

媽媽吼:這段時間見文平(我姨哥)沒?

他說:紅鼻子?沒見。

我起初笑得前仰後合,但天天聽這樣的對話,笑著笑著就落了淚。

姥爺待了幾天就說要走。可附近有小區發現新冠確診病例,都在生物隔離,哪兒都不能去。他說:這下可麻煩了。

然後就開始唱:山又高路又遠…一日走罷一日地…

我從他的歌聲中聽到了深深的孤獨,姥姥離去那些年都沒覺得他這樣孤單。

我沒有午休的習慣,今天哄睡孩子後轉到另一個屋,發現姥爺斜躺著,正在搭積木。


2

我的姥爺耳背了…

我女兒總喜歡在他身上爬上爬下,各種欺負,他總是笑眯眯的說:這小傢伙真調皮。

姥爺脾氣好,我不奇怪。但是最讓我敬佩的是他從不在背後閒論人非。

以前常聽他小時候的故事,姥爺的爸爸抽大煙,日本人打入村莊,丟下他一個人就跑了。滿院子的日本人走出走進,他幸運,沒丟命,還吃到了方糖。

他12歲就沒了娘,從小沒穿過鞋子,大饑荒時餓得什麼都吃不著…感覺都是電影裡才發生的事兒。

媽媽常說起姥爺無依無靠,年輕時在農村總受欺負。

上世紀50年代,他們吃的大鍋飯,還沒包產到戶,大隊核算。人人吃不飽肚子,大家都會在地裡偷偷摸個土豆或摘兩豆角回家,大隊開會卻只點名批他。

村裡的掌權人士,對他頤指氣使,最重的活兒也都分給他。

八月十五集體分西瓜,人人都可以上車去挑自己滿意的幾顆,唯獨他不行。上去就被吼下來。

這樣的事數不勝數,人人都覺得他傻,從不理論,任人欺負。

他覺得在那樣人難自保的年代,每個人都有不得已。如今那些曾經的人上人都已入土,他更不會逞口舌之快。

聖經言: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姥爺就是大智若愚的那個人。

3

媽媽小時候那撥孩子,被父母揍是常事。他們姐妹四個,一個哥哥,小時候一起搗亂起來也是難以抵擋,卻沒捱過揍。

每次姥爺總是說:天年不好,跟上我吃不上喝不上,實在不忍心扇你們一巴掌。然後懸在空中的手又放下了。

我媽媽生活在父母包辦婚姻的年代,姐妹三個和舅舅,都是姥姥一手包辦,小姨除外。

後來他們坐在一起數落姥姥的壞話,姥爺總說:別說她了,她這輩子跟上我,人不受的罪她也都受了,夠苦了。生在這年代,沒辦法。

他生性善良,深知活著不易,總能體諒別人的不易和艱難。


4

我的姥爺耳背了…

姥爺唯一的缺點是摳門兒。

妹妹4.5歲的時候,跟著他去看戲,見別人嗑瓜子饞誕欲滴。姥爺說:人家吃到嘴裡她看到嘴裡,人家扔在地上她看到地上,真麻煩。可就是沒給買。

他是吃苦受窮過來的人,覺得買零食就是浪費。

如今衣食無憂,有些錢依然不捨得花。比如理髮,從不去理髮店。


5

以前我從沒刻意找姥爺聊天,現在好想聽他聊聊那些有意思的陳年舊事。他聽不到了。

以前總愛和父母拌嘴,因為沒佔上風而懊惱。現在卻因為他們處處小心翼翼的沉默而沮喪。

年輕的我們覺得因孩子的牽絆而影響事業,等孩子長大離開又深陷失落。

我們總在為每一個不可追回的過去而後悔,卻不曾用心經營每一個當下。

時光一直在變老,願我們珍惜和家人相守的每一天。不要等到他們聽不到,追不上,不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