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省錢!農村這些人大病重病醫療報銷比例達90%,還能先治後付費

從2011年11月開始,我國開始實行了“雙獨二孩”,從這時候開始,生育政策逐漸放開了,2013年12月,開放了“單獨二孩”政策,2016年1月開始,開放了“全面二孩”政策,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開始追生了二胎的熱潮。

但和二孩同時受到關注的,就是“二孩”的成本討論。不少人在心裡算起了一筆小九九。有些夫妻確實在生二孩的時候沒有考慮周全家庭的現有財物情況,單純只是想讓家裡以後多個人,“不就是多一雙筷子吃飯嗎”,成了不少人最初的想法。

为你省钱!农村这些人大病重病医疗报销比例达90%,还能先治后付费

網上有人計算,從懷孕到孩子7歲,僅花費就能達到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這還不算上學的費用。這對一個城市家庭尚且是一筆巨大負擔,在農村,這就更讓人引發一些思考了,一個家庭會不會因為追生了二孩而陷入經濟貧困,甚至重新回到貧困線?是很多農村家庭決定生不生二孩的一個重要考量。

为你省钱!农村这些人大病重病医疗报销比例达90%,还能先治后付费

提到重回貧困線,還有一個農村人常提到的話題,就是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在農村,不少人為了省錢,就小病靠拖,大病靠扛,就是不去醫院。到了最後無奈被送去醫院的時候,往往病情已經嚴重到需要花更多的錢去看病了。

還有些農民剛好相反,覺得村裡治療不放心,要去城裡的大醫院就診,就診掛號還要掛專家號。硬生生把一個衛生所就能看好的病,折騰成了天大的病,費了功夫不說,還白白花了很多的檢查費用。造成了家庭不應有的經濟負擔,甚至因此造成了意外的發生。

为你省钱!农村这些人大病重病医疗报销比例达90%,还能先治后付费

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因為生育和生病返貧,成為了一種農民口中說的“常見”事。為此,全國各地在扶貧和緩解農村因病致貧和返貧問題上,真是下了不小的功夫。

《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實施一年以來,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有了保障。其中,貧困人口的大病和重病的醫療報銷比例達到了90%,貧困人口縣域內就診率也達到了90%,推動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

为你省钱!农村这些人大病重病医疗报销比例达90%,还能先治后付费

除了解決看病的問題,參加基本醫保、大病保險,以及普及醫療救助,也是解決貧困人口看病的有效方法。在一年裡,各地為農村貧困人口中患有大病和重病的人口建立兜底保障機制,並且在縣域內住院實施了先治療後付費模式,提高大病和重病住院醫療報銷比例到90%,大大減輕了農村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另外,對於貧困地區的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提高條件,提升水平。

为你省钱!农村这些人大病重病医疗报销比例达90%,还能先治后付费

目前,在832個貧困縣中,已經實現了每個縣都有一所公立醫院,99%的鄉鎮和行政村有一個衛生院或者衛生室,並且在絕大多數的鄉鎮衛生院和衛生室已經完成了標準化建設。縣級醫院向鄉鎮衛生院派駐了4.8萬人,通過“鄉聘村用”向衛生室派駐駐村醫生2.4萬人,很多農民在村子裡就能享受到專家級的問診,再也不用跑到城裡看病了。

在大病方面,今年的病種已經擴大到了25種,從兒童先心病,兒童白血病,到胃癌、結腸癌,甚至耐多藥結核病、腦卒中,應該治療的,應治盡治。

为你省钱!农村这些人大病重病医疗报销比例达90%,还能先治后付费

農民體力勞動居多,老了之後,身上多少都有許多的慢性病。以往,農民慢性病就只能靠吃藥,報銷比例很低,或者根本不夠報銷條件。目前,農村貧困地區已經開戰了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工作,對於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4種慢病實行規範管理,已經有1500多萬人得到了基本的醫療救護,覆蓋到了98%的貧困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