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守愚,糊塗做人,精明做事

清代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一生中,皓首窮經,從世態炎涼和官場醜惡中總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難得糊塗。

中國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張“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孔子的弟子顏回會“守愚”,深得其師的喜愛。他表面上唯唯諾諾、迷迷糊糊,其實他在用心功,所以課後他總能把先生的教導清楚而有條理地講出來,可見若愚並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給人的印象:虛懷若谷、寬厚郭和、不露鋒芒,甚至有點木訥。其實在“若愚”的背後,隱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

智者守愚,糊塗做人,精明做事

孔子年輕氣盛之時,曾受教於老子。老子對孔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於做生意的商人,總是隱藏其寶貨,不叫人輕易看見;君子之人,品德高尚,容貌卻顯得愚笨拙劣。

因此,老子警告世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固有功;不自矜,故長。”“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代者無功,自誇者不長。”

老子是第一個推崇“愚”的含義的人——寬容、簡樸、知足的最高理想。

智者守愚,糊塗做人,精明做事

這種處世態度包括了愚者的智慧、隱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知世故者的簡樸。這種境界的達到,往往是一個高尚的智者在人生的迷戀中翻然悔悟後得來的。

即使在儒家思想中,沒有任何東西比炫耀、漂亮、有意顯示更遭批評的了。

金熙宗時期,石琚任邢臺縣令時,官場腐敗、貪汙成風,獨石琚潔身自好,還常告誡別人不要見利忘義。

石琚曾經規勸邢臺守吏說:“一個人到了見利不見害的地步,他就要大禍臨頭了。你斂財無度,不吉利害,你自以為計,在我看來卻是愚蠢至極。回頭是岸,我實不忍見到你東窗事發的那一天。”

智者守愚,糊塗做人,精明做事

邢臺守吏拒不認錯,私下竟反咬一口,向朝廷上書誣陷石琚貪贓枉法。結果,邢臺守吏終因貪汙受到嚴懲,其他違法官吏也一一治罪,石琚因清廉無私,雖多受誣陷卻平安無事。

石琚官職屢屢升遷,有人便私下向他討教升官的秘訣,石琚總是笑一笑說:“我不想升遷,凡事憑良心無私,這個人人都能做到,只是他們不屑做罷了。人們過分相信智慧之說,卻輕視不用智慧的功效,這就是所謂的偏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