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的平價咖啡市場,便利店“接”得住嗎?

瑞幸的平價咖啡市場,便利店“接”得住嗎?

打低價、大力度補貼的瑞幸咖啡因數據造假“折”了之後,平價咖啡市場誰來接盤?答案很大可能是:便利店。

清明假期,瑞幸咖啡在遭到一波瘋狂擠兌之後,平價咖啡市場也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小編了解到,在清明小長假復工後的兩個工作日中,便利店咖啡銷售出現了明顯增長。

本土便利店便利蜂的數據顯示,單日咖啡平均銷量同比增長了21%。便利蜂表示,自復工以來,店內咖啡銷量一直在走高,清明小長假後則出現了一波小高峰。部分便利蜂寫字樓門店每天的咖啡銷量約有200多杯。從單品來看,銷量最高的大杯熱拿鐵,約佔總銷量的40%-50%。隨著天氣變暖,冰咖啡銷量也有兩位數的同比增長。


瑞幸的平價咖啡市場,便利店“接”得住嗎?

或許也感受到了咖啡銷量上的變化,好鄰居便利店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正在加緊做咖啡升級的計劃,預計4月下旬開始啟動。計劃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增設售賣咖啡的門店;二是升級品質,縮短配送時間,保證所有原材料是2-3個月內的雲南有機小粒咖啡豆;三是增加促銷推廣。

雖然瑞幸咖啡從一誕生就對標星巴克,但是業內一直都有觀點認為,便利店才是瑞幸的真正對手。因為無論從門店選址、咖啡價格還是目標用戶等方面來看,瑞幸咖啡與便利店似乎更在同一競爭線上。

便利蜂、7-Eleven 、全家等便利店近兩年都在力推現磨咖啡銷售。從售價來看,一杯便利店拿鐵咖啡的售價平均為10-14元左右,這與瑞幸咖啡同類咖啡的售價較為接近。

如果你以為便利店咖啡平價賣,原料就不夠好,那就錯了。事實上,便利店咖啡雖然看起來不像咖啡店那樣有專業的操作間,但基本會選用阿拉比卡咖啡豆、明治牛奶等優質原料,品質上不輸瑞幸。

從消費場景來看,便利店現磨咖啡最初就在商務辦公場景佈局,這與瑞幸切入的場景重合。

事實上,便利店咖啡的消費人群可能遠超我們的想象。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家湃客咖啡的銷量累計達到5000萬杯,2019財年,該數據升級為1億杯,銷量是瑞幸咖啡的5倍、星巴克的近10倍。

隨著消費升級以及近些年星巴克和瑞幸等國際咖啡巨頭和本土咖啡品牌的持續擴張,中國人對現磨咖啡的認知已有明顯提升。有了前期咖啡教育的鋪墊,中國人對現磨咖啡的接受程度已經很高。

7-Eleven中國董事長內田慎治曾表示,過去十餘年,7-Eleven曾經三次在中國市場推出過現磨咖啡,但前兩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直到2018年再次推出時,才取得了成功,平均一家店鋪一天能賣到100多杯。

看到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便利店也都在加大對咖啡的佈局。英敏特的一份報告也顯示,超半數消費者習慣在便利店渠道購買現制咖啡,44%的消費者習慣在傳統連鎖咖啡店購買現制咖啡。在重度咖啡用戶群體中,10%的消費者會在便利店購買過咖啡,在傳統連鎖咖啡店購買咖啡的僅有5%。

有業內專家認為,在口味、價格差不多,服務方式雷同的情況下,便利店咖啡在成本方面,要比部分專業咖啡更有優勢。不過,兩者雖有諸多類似之處,但仍然是兩套不同的商業模式。對於咖啡店而言,咖啡是賴以生存的工具,在“專業”形象上更具有優勢。而咖啡對於便利店而言,更多是作為一種引流工具或差異化經營手段。在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便利店利用咖啡這一工具來吸引消費者。但是要想成功獲取到瑞幸的客群,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有聲音認為,伴隨優惠券兌完、供應商斷貨等可預見的結果出現,由瑞幸引發的咖啡消費恐慌遲早要尋求新的解決方案,而便利店或將成為消費者轉移的另一個咖啡陣地。

零售業專家胡春才認為,便利店咖啡要想爭取到這部分消費者,首先要在品質上獲得消費者認可,包括咖啡豆的選擇、現場調製工藝等。此外,對於瑞幸已經培養起來的一部分網上消費客群,便利店需要開拓線上的銷售,解決配送問題。

“便利店一般還是以到店消費者為主流。目前的便利店要做到為消費者做線上配送還比較難,成本肯定不合算。所以還需要藉助美團、餓了麼等線上平臺,滿足消費者即時消費的習慣。”胡春才說。

趙馳/文並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