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碰到鸦片战争,会比清朝打得更好?

明朝碰到鸦片战争,会比清朝打得更好?

很多人因为对历史知识的不熟悉,经常将明朝想象的科技水平更高,而清朝好像非常原始落后。实际上,仅从武器技术来说,明朝与世界的差距一样非常巨大。清军的武器虽然落后,但基本上还能勉强跟上时代。明朝手里虽然看似有一些不落伍的装备,但从数量和质量考虑,都是不行的。

明朝碰到鸦片战争,会比清朝打得更好?

我们先简单复盘下鸦片战争前后的清军。他们实际上已经大量使用引进自中亚的土耳其式火绳枪,取代了旧式的近代早期火绳枪。炮兵技术则从16世纪-19世纪水平的武器都有。其中是不仅包括了清初用西洋传教士督造的火炮,也包括了鸦片战争前夕从澳门等地买入的18-19世纪初的产品。由于清军的兵力薄弱,分散之后难以形成数量优势,武器的劣势在历史上被进一步放大。加上他们本身的中世纪训练法,无法有效发挥近现代武器的作用。所以在战争中是处处挨打。但清军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坚守到英军的炮火准备结束,不会出现敌人刚开炮,士兵就逃跑的窘迫。

反观末期的明军部队呢?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他们其实根本没有赶上时代的武器发展大潮。

明朝碰到鸦片战争,会比清朝打得更好?

在清朝已经基本普及到民间的火绳枪,在明朝时从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列装。很多基层士兵还在使用老式的火门枪作战。数量不多的火绳枪,就被分散部署在火门枪手中间。何况清朝在面对英军时,好歹也有中亚的土耳其重型火绳枪。远比只能用火门枪去硬扛的明军要优越。红衣大炮引进。实际上,他们买入的是前一个世纪的武器,而且数量非常有限。基本上一次使用也就几门。明朝为此特地去澳门请葡萄牙人来帮忙传授铸炮与使用方法。但基本上就只有一批人学会,然后集体在登州兵变中投靠了清军。于是,在后来清军征服中原与江南的历史上,一直掌握着巨大的炮兵优势。明朝过去大量仿制的弗朗机炮,无论大小,都是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火炮水准。面对红衣炮这种16世纪才逐步普及的武器来说,基本上是毫无建树。明军更是在大规模炮战中,被清军的火力打击崩溃。

明朝碰到鸦片战争,会比清朝打得更好?

所以,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明末而不是清朝后期,结果可能比清军还要难看。因为明军来仅有可以抵抗一阵子的武器都是少数精锐才少量装备的精品。他们在日常训练、后勤保障和其他方面的维护,也都比不上清军的水平。至于人员与畜力的动员,就差的更多了。

你让如此无能的军队去对付近代后期的西方列强军队,基本上被人全场吊打。何况就是这么一支军队,在王朝末期输给了不如后来英军的满洲大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