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房地产业调整——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海南房地产业调整——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讳疾忌医是自我革命的天敌,拿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魄力和勇气,才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自我革命、自我超越。

向房地产“开刀”

海南房地产业调整——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烂尾楼 图/网络

90年代初那场房地产泡沫,给海南带来的深层影响触目惊心,危害深远:“房地产充血、其他行业贫血”怪象丛生,社会投机风气如病毒一样盛行,官商勾结、倒地卖地,大量土地和岸线资源或被占用或被囤积……房地产的野蛮生长,扰乱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市场环境、带坏了投资心态、埋下了发展隐患、浪费了发展资源、腐蚀了干部队伍、扭曲了经济结构。时至今日,投资仍热衷于以产业之名掩房地产之实,旅游地产、体育地产、健康养老地产、医疗地产等噱头层出不穷,甚至幻想着搭上“百镇千村”的顺风车。多年来,房地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0%左右,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居全国前列,海南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之”的古训在警示世人,新时代的海南不愿再重蹈覆辙、饮鸩止渴,不愿再身陷囹圄、贻误发展,要彻底改变依靠房地产、“崽卖爷田”吃老本的老路子,彻底与一业独大的房地产“一刀两断”。2016年以来,海南出台“一揽子”调控政策,从全面实施收紧用地和规划审批的“两个暂停”政策,到发布限购限贷政策,到暂停办理土地二级市场转让交易有关手续,严禁以股权转让或变相股权转让囤地、炒地,再到开展大规模闲置土地清理行动,直至近期发布“海南史上最严苛土地管理政策”,禁止将商品房住宅用地与其他产业项目用地捆绑或搭配供应,并把土地利用效益情况作为地方领导班子考核重要依据,等等,这一系列“限供、限转、限建、限贷、限购、限绑”政策,由表及里、多管齐下,对海南畸形的房地产可谓釜底抽薪。

“诊治”生态环境

海南房地产业调整——刀刃向内、刮骨疗毒

美舍河湿地公园凤翔段树岛鸟瞰 图/人民日报

2017年9月,海南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获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决定》以省委全会形式对海南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其规格之高、要求之严,全国罕见。2017年12月15日,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对其需穿越的白石山Ⅰ类生态红线区,若采用一座长隧道的低线方案,费用要比两座中隧道的高线方案高约2048万元。虽然财力有限,但为了尽可能保护沿线生态,海南坚持“造价服从生态”的设计原则,毅然选择了造价更高的低线长隧道方案……海南不断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生态立省。

严守红线。在中央环保督察进驻前,就先后系统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生态保护红线区专项督察,瞄准环境突出“病症”和长期累积的难点问题严查严治。坚守蓝线。开展海南史上首次最严海岸带检查和全面整改行动,强顶压力查处805宗违法违规问题,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近26万平方米,收回584公顷土地,划定160多平方公里海岸带生态敏感区进行严格管控,还海岸线于百姓。打造绿线。紧紧抓住全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打造绿线区域内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筑牢防线。先后出台生态补偿条例等近40项地方环境法规,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于2018年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市县考核负面扣分和一票否决事项,为海南山青水绿筑起一道道防线。

给体制机制“动手术”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从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率先在全国进行省级机构改革试验,实行省直管市县体制,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体制;从率先在全国探索企业股份制改革到率先在全国实行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从率先在全国实行省级统筹的社会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制度到率先在全国实行“一脚油门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费改革……自建省以来,海南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屡结硕果,在全国创下了多个“率先”,不仅为海南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也为国内其他地区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借鉴。

打通“任督二脉”。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破除部门利益藩篱,解决规划打架、重复建设等问题,保障规划实施的顺畅有序。破除“肠梗阻”。改革实施“极简审批”,以“规划代立项”、以“区域评估取代单个项目评估”、建立“准入清单”,审批效率极大提高,营商环境有效改善。优化“造血体系”。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行政机关探索合并或合署办公的要求,对机构实行整合,优化“造血体系”,以提高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增进民生福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激活“造血细胞”。实施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不断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率先启动新一轮分税制财政体系,重点突出财力下沉与房地产调控,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摆脱房地产发展依赖,倒逼市县发展转型;实施市县发展综合考核新办法,突出各地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取消全省三分之二的市县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

刀刃向内,短期看是自我开刀之舍,长远看是剜疮去疾之得,彰显了直面问题、勇于纠错的英勇气度,诠释了壮士断腕、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三十而立的海南,经历了风云变幻,饱受了坎坷艰辛,有过彷徨、迷茫,但更多的是知耻后勇、刮骨疗伤、锲而不舍、奋勇前行。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海一粟”,该文发表于4月8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