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看上海外國語大學優勢學科發展現狀(轉載)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看上海外國語大學優勢學科發展現狀(轉載)

文章作者:上海外國語大學發展規劃與綜合改革處

發佈時間地點:2018-05-31日於上海外國語大學

外語類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獨具特色的院校群體。多年來,外語類院校依託自身獨特的專業優勢和專業資源,實施學科建設特色化發展戰略,為我國外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髮展中心發佈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我國9所外語類院校在9個學科領域進入榜單,累計29個學科上榜。

一、外語類高校學科評估結果分佈情況

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是我國9所主要語言類高等院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這9所院校進入榜單的29個學科評級分佈如下:A類3個,B類14個,C類12個[1]。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看上海外國語大學優勢學科發展現狀(轉載)

進入榜單的9個學科領域分別是:202應用經濟學、301法學、302政治學、501中國語言文學、502外國語言文學、503新聞傳播學、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1202工商管理。

上榜學校數最多的學科是外國語言文學,9所學校均上榜;其次是中國語言文學,6所學校上榜;政治學和工商管理各有3所學校上榜;管理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法學各有2所學校上榜;應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均只有1所學校上榜。

9所外語類院校在9個學科領域的表現各有千秋。外國語言文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評級均為A+,位居榜首;中國語言文學:北京語言大學表現最佳,評級為B+;政治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表現最佳,評級為B+;工商管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表現最佳,評級為B;管理科學與工程:北京外國語大學表現最佳,評級為C+;新聞傳播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表現最佳,評級為B-;法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表現最佳,評級為C+;應用經濟學只有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榜,評級為B-;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只有北京語言大學上榜,評級為C+。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看上海外國語大學優勢學科發展現狀(轉載)

上榜學科數最多的學校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7個學科上榜,外國語言文學評級為A;其次是北京外國語大學,6個學科上榜,外國語言文學評級為A+;上海外國語大學,5個學科上榜,外國語言文學評級為A+;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各3個學科上榜;天津外國語大學2個學科上榜;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各1個學科上榜。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看上海外國語大學優勢學科發展現狀(轉載)

9所外語類高校中,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3所高校擁有A類學科。其中,上海外國語大學擁有的A類和B類學科數最多,合計有4個。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看上海外國語大學優勢學科發展現狀(轉載)

二、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科評估結果分析

上海外國語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自建校以來,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學科優勢和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表現不俗,從上榜學科數與評級來看,較上一輪評估均有明顯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傳統主幹學科優勢凸顯,但面臨嚴峻挑戰,未來仍需加大投入。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為外國語言文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共有163所高校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參加評估,相較於第三輪評估,參評高校增加了71所,增幅高達77.17%。在參評高校急劇增多的背景下,上海外國語大學仍能保持優勢,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獲評A+等級,與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共同位居全國榜首,顯示出了強大的學科競爭力。

在對學校優勢學科建設持樂觀態度的同時,也需要保持一份謹慎,清醒認識到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一些綜合性大學的外語類學科實力不容小覷,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延邊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四所高校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更是入圍“雙一流”建設學科。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進一步夯實學科基礎,保持特色與優勢,值得深入思考與探索。

2、新增學科建設成效初顯,但實力尚且薄弱,未來還需大力加強。

上海外國語大學近年來一直在積極發展和培育新的學科點,穩步拓展和優化學科結構。在第四輪評估中,學校共有5個學科上榜,相較於第三輪評估增加了政治學、工商管理和中國語言文學3個學科。在同類高校中,入圍學科總數僅次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7個)和北京外國語大學(6個)。上外所有入圍學科均取得C+以上的成績。

在看到建設成效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學校新增學科實力還相對薄弱,競爭力不強,政治學雖位居同類高校之首,但尚未步入A類行列。未來應在鞏固優勢學科地位的同時,凝練方向,打造新興學科的實力。

3、交叉學科建設穩步推進,但學科整體競爭力不足,學科佈局需進一步優化。

第四輪學科評估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合計有460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的5112個學科獲得分檔排名(位列前70%),其中710個學科被評為優秀(即A類學科),學科上榜率為68.6%。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和中國語言文學等5個一級學科參評,且均獲得分檔排名,學科上榜率為100%。

為促進參評高校全面瞭解學科建設整體情況,本輪評估首次為參評高校提供“學科優秀率”(即A類學科佔全校博士碩士授權學科數的比例)。在本輪評估中,上外僅有外國語言文學1個學科被評為優秀,學科優秀率為11.1%,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學科優秀率超過了60%。這表明上外學科整體實力不強,優勢學科數量有限,尚未形成優勢和特色明顯的學科群。未來應立足自身根基,優化學科佈局,不斷深化內涵建設,促進學科群和交叉新興學科建設,逐步增強學校的學科整體競爭力。


[1]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佈: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