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谷雨,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瑰宝

谷雨前后,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用明显。在《月令一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只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雨水适宜,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若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灾害,影响后期作物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表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瑰宝

谷雨农事活动

  华南老早区的经验证明,红曹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早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长江以南的地区,人们都在忙着耕田,施肥、插秧育苗,准备种水稻。茶农都在忙着采收春茶、制茶,可谓是万里碧绿、千里飘香;养蚕人家开始加强春蚕的饲养管理;以捕鱼为生的渔家也在早出晚归,忙着撒网打鱼。
  北方地区的小麦正处在生长期,要注意防旱防湿,预防锈病、白粉病、麦蚜虫等病虫害,要拔除黑穗病株,同时要做好预防“倒春寒”和冰雹的工作。种植玉米的农家也开始耕地、施肥、播种,防止土蚕的侵害。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瑰宝


  有些地方甚至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的说法。有些地方开始种黄豆、杂豆、土豆、花生、地瓜、茄子等。经济作物烤烟长出了早苗,农民也开始抓紧时间做移植的工作。在管理田地的同时,农民也在加强马、牛、猪、羊的饲养,希望六畜兴旺。

谷雨前后是农业生产最为繁忙的时节。我国北方大分地区。正值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季节。华北平原霜期结束,谷子、水稻开始播种。黄河流域的冬小麦处在拔节或抽穗阶段,要抓紧施好孕穗肥,袂苗要于二叶期追施“断奶肥”。种棉区这时将播种棉花。但是华北、西北地区仍是“春雨贵如油”的少雨季节,加强春旱的防御依旧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长江流域的水稻、烟叶、红薯正在播种;气温上升较早的闽南、广西地区的小麦则已成熟收获。此时春茶的采制已进入旺季,宜抓紧进行。长江以南地区降水明显丰沛,此时农田防渍防涝决不可放松。
  此外,谷雨期间也是牲畜配种、鱼类繁殖的季节。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瑰宝


有关谷雨的农耕谚语

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

水稻插秧好火候,种瓜点豆种地蛋。

玉米花生早种上,地瓜栽秧适提前,

闲地芝麻和黍稷,深栽茄子浅栽烟

田菁苜蓿沙打旺,绿肥作物种田间。

棉花出苗快查补,地头地边无空闲。

小麦要浇孕穗水,查治火龙和黄疸。

树木栽上细管理,否则成活难保险,

林木果园早喷药,花儿过密酌情剪。

马牛猪羊饲喂好,家禽孵化科学管。

苇藕蒲草继续栽,亲鱼育肥多产卵。

赶潮流来堵鱼头,家吉(鱼)黄花捕莫慢。

谷雨天,忙种烟。

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家家忙。过了谷雨种花生。

苞米下种谷雨天。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