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 我們怎樣生活

疫情期間的眾生百態,網絡媒體表露出的只是少數,更多的都是無所事事的等待。

那或是浮於表面的一時的搞笑逗趣,或是撕心裂肺永久的傷痛……在那一瞬間都得到極大的揮發,之後,隨著時間,更多的是歸於平淡,被瑣事抹殺。

普通人又是如何生活呢?

A是位保險公司的員工,因為疫情,他的工作受到衝擊。

往常都是上門開單,通過和客戶的面對面交流促單。

現在,不要說面見客戶了,即便是自己出小區門都要拿著通行證,定點出行。

保險公司只有順勢而為,疫情期間改變日常辦公方式,改為線上辦公。

但是線上辦公並不比線下輕鬆。

每天早上7點多開始,全公司的會議可以開到中午十點多,全公司會議開完,緊接著就是小組的會議 。會議上,業務經理人都要選題做演講,如果某天輪到A,他還要提前準備一番。

會議結束後,他就可以準備吃午飯了,吃完午飯,就要準備線上聯繫客戶開單。

日常工作沒時間陪伴家人,現在疫情在家,他可以抽空配家人了,當然,如果不是有這麼多會議的話,感官還會更好。畢竟誰也不喜歡疫情期間裡,不分時間的被工作打擾。

還好,他還是幸運的。

公司的女員工,每天的日程就是一邊做飯一邊開會,開會結束買菜做午飯,洗刷清理好午休,下午接著聯繫客戶,快到傍晚,接著開客戶會議。

不得不說,保險公司的會議確實多,但是他們可以線上工作的方式,相對於部分傳統行業,優勢也日漸凸顯。他們開工快,人員不必因為疫情離職,保險公司也意外的展現出他們的穩定性。

在普通行業在裁員的時候,保險公司卻在增員。畢竟,因為疫情,人們對健康,對保險的認識日漸正面,越來越多人願意對保險投以正面的印象。

當然,隨著各類視頻聯繫軟件的發達,線上成單率也日漸增多,空中保險也日漸成熟。

B是位家庭主婦,因為疫情,她本來就無聊的生活,好像也沒什麼變化。

她現在人到中年,孩子常年在外地上班,丈夫因為工作性質不能每天回家,家裡常常只有她一個人。

疫情期間,她的孩子滯留在外婆家,丈夫因為疫情問題,公司施行封閉式管理不能回家,家裡,又只有她一個人。她的生活好像沒什麼變化。

過年前買了很多菜,她一個人也不能吃完,過幾天小區封閉,但還是可以憑證出門買菜。

口罩緊缺的時候,她並不擔心,她更多帶的是自己的布口罩,出門一趟回來洗,家裡的四五個輪流帶。等疫情緩和了,小區附近的三四個藥房都有供應口罩,買一次就夠用的了。

天冷,鍛鍊身體在家裡進行,電視裡的各種健身操偶爾練練,更多的是在屋子裡來回轉轉,唱唱歌,和家人朋友們視頻一下。

每天睡個懶覺,做點喜歡吃的菜,晃一晃身體,收拾收拾家裡,開始準備午飯,午休,在陽臺嗑會瓜子喝點花茶,和朋友視頻會,準備晚飯,吃飽晃晃消食,早早進被窩。

她的生活雖然單調乏味,但她也早就失去去新鮮事物的嚮往,能這樣衣食無憂她早就滿足了,也知足了。

唯一擔心,也是偶爾擔心的就是孩子是不是熬夜了,有沒有吃撐,有沒有堅持鍛鍊身體。

她向來不擔心她老公,她是知道的,這男人和她一樣,對生活沒有什麼要求,能吃飽就行,能在網上玩會歡樂鬥地主就滿足。恰巧,這兩點他的公司一定能充分滿足。

後來她才知道,何止是充分啊,太充裕了!

因為疫情,公司不讓工作區的人出門,所以抓緊安排了百間宿舍,並開通無線網絡。

在超市青菜飛漲的時候,公司食堂每天都會供應青菜,每天員工只要間隔打飯回食堂吃就好了。

至於洗浴情況更是不用愁,公司也是分時間,間隔讓員工進入洗澡的。

因為公司的工作性質,很多人本就是一直在單位工作,疫情期間,公司更是隔離了員工和外界的接觸,一時之間,公司竟是最安全的地方。

C是位工齡兩年的職場“輕”小白,她一直在外地工作,很慶幸,她所在的工廠在疫情前放假了。

疫情期間她在家裡過的太舒服了,以至於她差點就要辭職在家,等疫情結束做點小生意了。

在家裡真的太舒服了,平時覺得很貴的水果,在家裡隨便吃。

每天睡到自然醒,好手藝的媽媽早就做好反等著她了,吃完飯她貼心的洗漱。

上午要是太陽好的話,她會抬幾把椅子放在玻璃房裡,和家人一起打個牌,喝個茶,小日子過的太舒暢。

不過時間久了也就覺得無聊,她覺得得找些事情做,於是開始上網找資料準備做個副業!口紅試色不錯,買口紅試色,自己能用,又可以分享給其他人,說幹就幹!第一步就是淘寶!在一系列得籌備工作結束後,熱乎勁一過,這項事業也就光榮犧牲了,人生啊!

不過她復工也很快,2月中下旬她就復工了,工廠安排外地工作人員單獨在宿舍隔離14天,每天有專門工作人員上門送餐量體溫送酒精消毒,挺好得,日子無聊但也安心,每天三菜一湯很足夠了,就等著走出隔離宿舍了……

普通人的生活,就這樣隨著復工和疫情得穩定趨於平淡了。現在看來,小區裡大街上,人們都正常生活了,和以往不同的是人們紛紛帶上的口罩,襯著新聞裡報道的境外持續增加的患病人數,恍惚中,我們在這裡竟成了現實的桃花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