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總是害怕受傷——迴避型人格


讀書筆記: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總是害怕受傷——迴避型人格

Worried 1986 Morteza Katouzian


很長一段時間,我受困於自己的性格缺陷


受困點是

容易感到害怕,怕跟人相處,怕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怕別人的期待,各種怕。此外,還很在意別人的想法和評價,依賴心理強。


帶著這樣的性格生活,身心疲憊,出於自救的心理,看了些心理方面的書,心理學中,對於這樣的性格特質有很多說法,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的“迴避型人格”這種說法。


岡田尊司針對迴避型人格,專門寫了一本書:《把不安當作朋友:如何直面我們內心的衝突》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我針對此書寫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不完全概括該書的內容,主要寫回避型人格的特點和形成原因,我個人最關注的是,什麼樣的養育方式會養出“迴避型人格”的孩子。




我們先來看看,迴避型人格的特點


1、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會被別人喜歡,不敢表露真實的自己。

2、不敢主動與人交往,害怕親密關係,害怕他人的批評、拒絕、評論和眼光。

3、不想成熟,害怕去實現目標,害怕挑戰,害怕爭執,害怕壓力。

4、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快感少。

5、被動、順從,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6、逃避現實,容易沉迷,比如沉迷在手機中、書中、遊戲中。


以上這幾點,是“迴避型人格”的主要特點。




下一步就是弄明白,是怎麼形成迴避型人格的?


沒有人一出生就是這樣的。

正如人格的定義所言:


在孩童時與養育者之間培養起來的依戀關係的基礎上,再加上各種人生經歷,才會形成支配一個人認知、情感、行為的控制體系,這個體系就是人格。

《把不安當作朋友》


從定義裡可以看出,影響人格的關鍵因素有兩個:

依戀關係和人生經歷,我們依次來看看。


一、先來看依戀關係。


“依戀”是由一種名為“後葉催產素”的荷爾蒙所控制的結構,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具體。

《把不安當作朋友》


人與人之間能感覺到親密,就是“依戀”結構在發生作用,不僅如此,就連人與動物之間,比如跟小貓、小狗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是“依戀”結構的原因。


“後葉催產素”這種荷爾蒙的主要作用是,緩解壓力、不安以及過度敏感的情緒,使大腦產生親密的情感,有助於維持一種寬容、平和的心態。

“後葉催產素”分泌正常的人,更喜歡與人交往,喜歡跟人有身體上的接觸,喜歡建立親密關係,並樂於養育子女。


“後葉催產素”的功能很神奇,它的運行方式更特別。


1,激活“依戀”。

2,大腦內需有接收“後葉催產素”的“後葉催產素受體”。


這種“後葉催產素受體”分佈在大腦的“伏隔核”中,“伏隔核”是大腦中負責快感的中心。

若一個人的“伏隔核”中分佈著大量“後葉催產素受體”,意味著,這個人的“後葉催產素”的分泌活動也十分活躍,也就是說,這個人會喜歡與人交往,喜歡與人有身體接觸,喜歡建立親密關係,並且樂於養育子女。

因為,這人能從這些行為中得到快感。

《把不安當作朋友》


相反,“後葉催產素受體”少的人,無法從與人交往或養育子女等方面感知到快感,他們更傾向於接受那些能直接刺激大腦“伏隔核”區的物質或行為,比如賭博、藥物、飲食和購物,因為只有在做這些事時,才能讓自己體會到活著的快感。


再回到“後葉催產素”運行方式的步驟上。


1,激活“依戀”關係。


激活是有具體限制的,只能在嬰兒的哺乳期內進行。

當嬰兒從母親那接受母乳餵養,並被深情安撫和照顧的時候,就是在進行激活工作。


2,大腦內得有接收“後葉催產素”的“後葉催產素受體”。


“後葉催產素受體”的數量和分佈情況,直接受孩童時期的生活環境影響。

那些得到很好照顧的孩子,“後葉催產素受體”的數量也會很豐富。

這裡說的“很好的照顧”,是指養育者能給予孩子“應答式”回應,也就是說 不僅能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還能體諒孩子的心情。此外,能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能保護孩子的獨立性,不會強制和干涉孩子。


養育者如果能做到這些,孩子就會擁有堅實無比的安全感,他們的“依戀”關係,也是沒問題的。反之,嬰兒會形成不穩定的依戀關係。

這裡需要補充說明一點,“依戀”也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有些孩子天生就是非常敏感,很難取悅的,但就是這樣的孩子,如果後來得到很好的照顧,也能發展成穩定的“依戀”關係。


二、講完依戀,再講人生經歷


一個人的人格在學前期基本確定了大致輪廓,也可以說,養育者的養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


作者認為,

“迴避型人格可視作一種慢性創傷症候群,造成精神傷害,除了大災難、事故、犯罪侵害,一些相對較輕微但長時間的攻擊或壓力,也會產生精神創傷。”

《不不安當作朋友》


一般“迴避型人格”的養育者,多使用否定的養育模式,始終就孩子的失敗或缺點進行指責,無視孩子的需求,對孩子進行過多幹涉,或者是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等。

家庭是一個封閉的環境,孩子面對養育者的攻擊和壓力,無法逃離,只能忍受,在這樣的環境生活幾年,獨立性失去了,只能被動服從。

因為內心受到的精神傷害,他們會被催生出“沒有氣力同時又過度敏感”的狀態,心理的耐受性也會變得低下。

不僅會迴避那些與心理創傷有關的事物,對原本能承受的事,也變得難以承受。




結合“迴避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和特點,可以發現一些因果關係


1、養育者對孩子的持續否定,讓孩子形成強烈的羞恥心,體現出的認知和行為是:

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不敢主動與人交往,害怕親密關係,害怕他人的拒絕、批評、評論和目光,不敢表露出真實的自己,總是以虛假的面目示人,因為不相信會有人喜歡真實的自己。


2、在孩子有需求時,養育者如果沒有回應或者回應錯位,那麼孩子會認為他人都是不親切、冷淡的、不會幫助自己的。

體現出來的行為就是,不喜歡跟人交往,有困難時,也不願主動求助,內心對他人是不信任的,也無法從生活中感受到很多快樂。


3、養育者對孩子有過多幹涉的話,會讓孩子失去自身的獨立性。

長大後,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因為在小時候,自己想做喜歡的事情時,被無情干涉和阻止了。


4、養育者對孩子報以很高的期待。

比如無視孩子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必須繼承家業,這樣的高期待,對孩子而言是很大的壓力。

從小揹負過多壓力的孩子,會逃避成為大人,因為從小揹負了太多,對於長大後的各種責任和擔當,完全沒興趣。自然的,也會逃避各種壓力、責任和挑戰,這是逃避長大的體現,也是對養育者的最後反抗。


雖說後天的經歷,能夠修正早期的一些“錯誤”影響,但更多時候,由於作為基礎的“地基”已經傾斜了,所以即使再不斷累積新的經歷,往往只能使其朝著更偏的方向發展。

可以說,特定偏差的人格,是孩子在嚴酷日子中讓自己生存下去的一種適應性策略。


以上的內容,就是關於“迴避型人格”的特點和形成原因。




那麼,如果已經是“迴避型人格”,該如果改變呢?


根據精神分析法的“動力精神病學”理論,這種迴避型的行為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逃避“拒絕、失敗等經歷所產生的羞恥”的防偽措施。

這裡的重點在於,患者自身所感受到的羞恥。


所以,改變的入手點,也是消除羞恥感。


對“迴避型人格”的孩子而言,要改變的是養育者。

養育者需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不再否定孩子,給孩子信心,接受孩子的真實狀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

當然,說起來是很容易的,要做起來,非得遇到合適的時機才行,不然,養育者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除非養育者本身是有覺知,在不斷成長的,才會意識到自己的養育問題。

這麼說,有點讓人洩氣,但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而對“迴避型人格”的成人來說,更多的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了,如果有幸能遇到一個可以充當自己“安全基地”的同伴,會事半功倍。

遇不到也沒關係,最主要是要有決心,改變的決心。

改變時,不定大目標,從小處著手。


作者的這句話我很喜歡,用來當此文的結尾:


“當一個人真正按自己的意願行動時,他身上就產生變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