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可能有害!宝宝到底几岁学上厕所?


“把屎把尿”可能有害!宝宝到底几岁学上厕所?

现在有的家长还在按照老一辈的做法,给宝宝把屎把尿。实际上,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过早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包括过早让宝宝坐便盆,当然也包括把屎把尿。

把屎把尿没好处,可能有害处


其实,把屎把尿只是方便了大人,对宝宝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宝宝还小,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地学会自己上厕所。

而很多把屎把尿的家长还可能会对宝宝抱有不合理的、过高的期望,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从小把屎把尿,宝宝长大后会更快学会自己上厕所,所以当事实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时,家长很有可能会责备宝宝,这就对宝宝有不好的影响了。

实际上,宝宝真的被“冤枉”了。家长要知道,如厕训练是需要宝宝的生理、心理、语言、动作等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完成的。

宝宝到底几岁学上厕所?

一般宝宝要到两三岁时,才能识别膀胱或直肠发出的“满了”的信号,并且憋住大小便,走到便盆那儿,自己脱掉裤子,放松排便肌肉,然后再排便。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对宝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如厕训练也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

研究表明,过早开始如厕训练,并不会让宝宝更快学会自己上厕所,相反,那些从 2 岁左右才开始如厕训练的宝宝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上厕所。

即使是完成了如厕训练的宝宝,也可能还会出现尿床、尿裤子的情况,在 5、6 岁甚至 7、8 岁的孩子身上都很常见。家长需要放轻松,越是横加指责,宝宝心理压力越大,问题越是得不到解决。

宝宝便秘,把屎总没错吧?

有些家长会在宝宝几天不拉大便的情况下给他把便,因为担心宝宝便秘。

首先,家长要知道,宝宝几天不拉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才是便秘,只要大便是软的,几天不排便也不是便秘,不用担心。

另外,即使宝宝真的便秘了,把便也并不能缓解便秘

,把便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造成直肠脱垂。

以前把屎把尿流行,是因为还没有纸尿裤,尿布洗起来很麻烦,但现在有了纸尿裤,家长可以从洗尿布的繁琐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花在和宝宝高质量互动上,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上厕所这件事,家长不用过分焦虑,宝宝迟早会学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