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在艱難的熬過了2019年後,終於雷諾還是昂首挺胸的走了。在過去的一年裡,東風雷諾僅僅累計售出了18548臺車,相比前年減少了近63.0%,在與巔峰的2016年售出36525臺的成績相比,這種落差感讓很多吃瓜群眾一致認為雷諾在華的日子將不久已。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雖然在華的銷量不濟,可是雷諾卻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僅次於大眾,甚至連奔馳和寶馬都要望其項背,更不用提在中國市場賣的火爆的日系三強了,歐洲市場1063954臺的銷量相當於57.3箇中國市場,所以才有我們開頭提到的雷諾是昂首挺胸的離開了中國。

但是雷諾這次離開並不是十分的徹底,實際上,除了東風雷諾外,雷諾集團還與華晨中國、江鈴汽車等建立了合資關係。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在電動車領域,有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和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輕型商用車領域,有華晨雷諾金盃汽車有限公司。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準確的說應該是東風雷諾在中國的燃油乘用車時代結束了,但雷諾集團在華的發展將以江鈴新能源和華晨雷諾的形式一直存在下去。

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關於雷諾的離開,其實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但是也可以從雷諾的事件中分析一下那麼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車企失敗的原因。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一、雷諾雖走到日產雷諾聯盟依舊笑傲江湖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日產和雷諾於1999年結成聯盟,雷諾持有日產43.4%的投票權股份,而日產只有雷諾公司15%的無投票權股份。三菱汽車在日產持有三菱34%的股權後,於2016年加入聯盟。由此可以看出在三方之中,雷諾佔有的股權更多,雷諾在中國的銷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但日產在中國的銷量卻非常的可觀,按照股比分配雷諾最終還是拿著最多的利潤,與其和自家兄弟競爭,不如讓一方徹底稱王,名利雙收!

二、東風不重視加自身發展差

就像老師都喜歡學習好的孩子一樣,一個是常年盈利的日產,一個卻是常年虧損的雷諾,放誰手裡都知道孰輕孰重。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況且東風雷諾在華僅有四款車分別是科雷傲、科雷嘉、科雷繽、e諾在售,論產品多樣性和產品力都不如其他合資品牌,就拿和日產奇駿同平臺的科雷傲來講,中國用戶就是不認可雷諾的科雷傲,這就是品牌力的問題。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其次雷諾在中國明顯發展的不夠均衡,單純的想依靠SUV這一條腿走路,雖然這是個捷徑,但並不是長久之計,別老看著哈弗的成功,可別忘了世界上只有一個哈弗的道理。

三、雷諾有心無力好產品進不了中國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其實翻開雷諾旗下所有車型,可以看出產品線極其的豐富,但是卻沒有一款引入中國,如果說國產之前的雷諾因為車價高導致銷量不濟,那麼這次的原因完全就是咎由自取,自己都不重視中國市場,怎麼能讓消費者重視你!

不過我們分析並非雷諾不想引入更多的車型,而是受制於合資的身份,自己沒有話語權,還談什麼夢想。

四、給予其他車企的警示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菲亞特走了,鈴木走了,現在雷諾也走了,簡單分析車型小眾選擇少是其失敗的核心因素,此外宣傳力度小,4S店開發緩慢也是制約品牌發展的重要因素,希望還在中國市場生存的所有品牌都能以此為戒,珍惜這塊潛力巨大的市場。

雷諾退出中國市場不足為奇 但更應該關注它為何水土不服

總結:雷諾雖走但仍然有迴歸的可能,但有些品牌一旦離開中國市場就可能再也回不來了,很多人都認為下一個離開的將會是DS和馬自達,對於這兩個品牌的前景就要看今年的表現了。那麼除了我們提到的這些汽車品牌,大家認為下一個離開的會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