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在昨天的文章里李夫子跟大家聊到,再过一个多月,也就是5月25号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纪念日,那也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从陡峭的北坡登顶珠峰。本来这次攀登是中苏联合行动,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合作搁浅了。中国登山队决定独自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可摆在这支年轻队伍面前的是各种从未遇到过的危险和困难。他们又是怎么完成这一项,看似本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适应性行军的失败后,中国登山队要如何重整旗鼓再出发?面对日渐恶化的天气,队员们又该如何对顶峰发起冲击?在最后登顶的过程中,4名队员又会遭遇怎样的困难呢?这次登顶对中国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李夫子为您带来征服珠峰的中国人的故事。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三次试登为登顶珠峰奠定基础

1960年3月24号,在位于珠峰脚下的大本营里,中国登山队的队长史占春和他的队员们一起制定了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详细计划,他们结合了国内外攀登高峰的探险经验,决定在正式突击顶峰之前先进行三次适应性行军,其实就是进行三次试登。这么做有几个好处,首先是能让队员们逐渐适应这里的高山环境,还能在试登的过程中,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建立起一个个高山营地,同时也是为了将一些物资运送和存放到这些营地中。这样当真正发起登顶行动的时候,队员们就可以轻装上阵,节省体力,沿途获取需要的补给。

头两次适应性行军很顺利,在离开海拔5120米的珠峰大本营后,登山队员们很轻松的就抵达了海拔6400米和海拔7007米的两个高度,不仅成功建立起了营地,存放了包括电台在内的部分物资,队员们还在攀登的过程中整修了道路,抛出台阶、拉好绳索、挂上金属梯子,总之就是为后续的冲顶开辟了道路。不过这一次来自兰州大学,从事水文研究的青年队员“汪矶”,因为严重的缺氧反应牺牲在了6400米营地。到了4月25号,身体状况良好的55名队员开始了第3次行军,然而就是在这次行军中出了更大的事,这次行军一开始还是挺顺的,5天后的下午6点,登山队已经抵达了海拔7600米的高度,又过了两天,他们更是前进到了海拔8500米的高度。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史占春和王凤桐两个人后来更是将路线开拓到了海拔8695米的高度,还在那建立起了最后的突击营地,距离8844米的峰顶已经相当近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天气突变,再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整个队伍损失惨重。来自北京大学的气象专业队员邵子庆,牺牲在了7300米的高度,而且回去后全队上下竟然有34人出现了严重的冻伤,而且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登顶希望最大的骨干队员,有些伤情严重的队员,包括队长史占春在内,不得不被送往日喀则治疗,严重的减员引起了大家的不安,再加上珠峰的天气开始出现变化,连绵的雨雪季即将来临,一时间登山队的士气跌入了谷底,难道准备了一年多的攀登计划就要在此时此刻中断了吗?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就在登山队员们沮丧、焦急的时候,接到从北京传来的命令,这是总理直接下达的指示,要求队员们重新组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登顶珠峰。总理为什么会这么关注这件事?原来此时的中国正在与尼泊尔进行边境问题谈判,双方对于珠峰的归属权存在争议。1953年已经有尼泊尔人登顶过珠峰了,如果我们上不去,在谈判中就会很被动,因为别人就会有话说了,你们中国人都没上去过,凭什么说珠峰是你们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登顶珠峰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体育事件,而是成为一项国家使命。

登山队员们的士气渐渐恢复了,可是面对日渐恶化的天气,他们该怎样登顶呢?就在这个时候,老天爷似乎也站到了中国人这一边,经过气象观测工作人员们得出结论,在5月下旬的前几天,珠峰地区将会出现今年最后一次持续几天的好天气,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只能等到来年了。于是5月13号登山队召开了全体大会,重新挑选了突击队员和运输队员。登山队副队长许竞被任命为突击组长,他的组员包括了之前承担运输任务的王富洲,经验丰富的刘连满,和藏族队员贡布,他们负责最后的冲顶任务。另外还有包括屈银华在内的10个人担负起了运输物资的重任,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冲顶所需的物资安全运抵海拔8500米的高度,分工完毕。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登山队重装出发

5月17号早上9:30,在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之后,突击组和运输组的队员们就踏上了冲击顶峰的征程。征程的头半段依然很顺利,经过了几天的艰苦而又快速的行军,6天后的下午2点许,许竞组长带着他的突击队安全抵达了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到了这天晚上,包括屈银华在内的10名运输队员也带着大批的氧气、摄影机等装备赶到了,更让人欣慰的是,队员们得到了大本营发来的消息,明天是个好天气,非常适合冲击顶峰,这让队员们欣喜若狂,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意外还是发生了,按照原定计划负责运输的屈银华要留下拍摄登山的影像,其他的运输队员们则可以返回8500米的营地休息。然而就在5月24号早上,突击组长许竞刚刚走出帐篷,就一头栽倒在地,原来从登山队进山以来,这位突击组长一直负责在前方开路,体力消耗实在太大了,无奈之下,队员们只好把他扶进帐篷里休息。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原本计划冲顶的4名突击队员中,现在倒下了一个,谁能递补进突击组配合大家完成冲顶任务呢?经过一番紧张的讨论,队员们决定改由突击组的王富洲接任组长,之前表现出色的屈银华临危受命,成了新的突击组员,再加上经验丰富的刘连满和藏族队员贡布,最终负责冲顶珠峰的4人小组成员就这么确定了下来。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里,氧气极为稀薄,所以在人员名单确定之后,4名冲顶的队员立刻出发,对着珠峰的顶端发起了冲锋。然而作为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被征服的。在抵达顶峰之前,队员们还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呢?

第二台阶攀登难如登天

从17号离开大本营起,这4名突击队员一直没能得到长时间的休整,此时已经消耗掉了大量的体力,再加上空气稀薄,从8500米的高度继续出发,他们只能一步一步缓缓的前进。在离开营地两个小时以后,他们来到了通往珠峰的最后一道难关,被称作是第二台阶的一个陡壁的下方。所谓的第二台阶大约有20米高,下部极为陡峭,只能勉强找到着力点。关键的难点在最上面的4米处,这一段几乎是一道垂直的光滑岩壁,要想上去,势必登天。在他们抵达难点以后,先由刘连满率先对这段岩壁发起冲击,遗憾的是他用尽全身力量进行了4次尝试,依然没能上去。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在他之后,屈银华和贡布也试了两次,同样以失败告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4名队员心里急得跟着火一样,难道走了这么漫长的一段旅程,真要在这一段4米的岩壁前折戟沉沙了吗?就在这个时候,消防员出身的刘连满想出了个主意——搭人梯,他主动蹲下,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攀登。屈银华先上,可他实在不忍心穿着鞋底满是钉子的高山靴踩在队友的身上,于是他脱掉了靴子,只穿了一双薄毛袜,站在队友肩上打纲锥,然后再向上攀爬,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钟头,屈银华的双脚脚趾和脚后跟都被严重冻伤,虽然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但他最终成功爬了上去。

到了当天下午的5点,4个人终于站在了第2台阶的顶部,遗憾的是此时此刻刘连满已经支持不住了,担当人梯的工作消耗掉了他太多的体力,他已经无法继续前进了,没办法,剩下的三个人只好找了一个避风的角落,把他安置在这里,又从所剩无几的氧气中留下一瓶,准备回程的时候再来接他,之后剩下的三个人继续前进。此时已经是5月24号,北京时间晚上7点,由于时差的影响,此时的珠峰顶上还有一点光亮,当时这里距离顶峰还有100多米的海拔,如果继续前进就意味着后面的行程将会抹黑进行。这是登山队员们之前从没经历过的,怎么办呢?是前进、后退、还是原地休息?经过一番讨论,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达成一致意见,继续向前,赶在25号天气变化之前完成登顶,这是最后的时机,绝对不能错过。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成功登顶珠峰

1960年5月24号深夜,三个人对着珠峰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大家别小看这短短的100米,放在平地上,咱们几步就走完了。可是在海拔8700多米的雪山上,最后这100米的征程,三个人走了将近9个小时,直到第2天凌晨4:20,他们才最终抵达了珠峰的最高处。此时距离他们从营地出发已经过去了19个小时。三个人没有补充过一点食物,体力也已经到达了极限。根据事后的回忆,当真正抵达顶峰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特别激动的感觉,也没有哭,只是觉得很高兴,然后想着要赶紧安全地往下走,毕竟下面的刘连满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呢。

三个人按照预定的计划平静的忙碌起来,屈银华用冰镐插进冰面作固定保护,贡布从背包里拿出国旗和毛主席像,王富洲将写好的纪念条折好,一起放进空罐头盒子里,然后放到顶峰下方约七八米处避风的碎石堆里,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三人一起踏上了归途。离开顶峰时3个人一共剩下了20多升氧气,下到海拔8800米左右,三个人将最后一点氧气分着吸完后就扔掉了空瓶。当他们返回海拔8700米高度的时候,看到了向他们招手示意的刘连满,之前在顶峰都不曾落泪的三个人,此时却激动得抱头痛哭,更让他们感动的是刘连满竟然强忍着疲惫把上山时队友留下来的氧气保存了下来。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就在头一天夜里,刘连满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下去,就用铅笔在日记本上写了一封简短的诀别信。信是这么写的:“王富洲同志,这次我未能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由你们去完成吧,氧气瓶里还有有些氧气对你们下山会有帮助,告别了,你们的同志刘连满。”写完信后他就昏昏沉沉地睡去,谁也不敢相信他竟然挺过了这一夜。4个人兴奋地哭过,笑过之后,分享了刘连满冒死留下的氧气,还有剩下的18块水果糖。在此之后他们继续踏上归途,直到5月30号,所有参与这次登顶行动的队员们全部安全返回了海拔5120米的珠峰大本营,从北坡冲顶珠峰的行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成功登顶珠峰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多少牺牲?无愧中国精神

很快胜利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国,在北京和拉萨等地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只是这些庆祝活动最后登顶的4名队员都没有亲眼看到,下山之后他们全都进了医院,每个队员的体重普遍减少50斤,冻伤严重的屈银华更是失去了自己的十个脚趾和两个脚后跟,然而他们的付出是有意义的。一年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条约正式签署,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也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15年后的1975年,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8名男队员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创下男女混合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新记录。这次登山时队员们借助屈银华当年打下的钢锥,在第2台阶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属梯。截至2008年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时,约有1300名国内外的登山者通过这座梯子成功登上地球之巅。他们将这梯子称为“中国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