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记得今年7月,天燥热的很,偶然打开冰箱速冻柜,一团鲜绿的面团撞入眼球,“艾叶米果”脑海里条件反射地想起童年吃艾叶米果的情形,一股艾叶香更是从心底腾起,直逼舌尖,刺激着味蕾产生反应,满嘴已是艾香盈溢了。写篇艾叶米果的稿子吧,让童年的快乐有个回忆的诗情

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洗净熬煮,艾叶的芬香便逐渐在厨房里弥散开来,刚才还在院里泥巴地上玩弹珠子游戏的我们便急不可耐地蜂拥着跑进厨房,以为期待已久的艾叶米果已大功告成。直至被大人们骂着“狗鼻子”轰出厨房才知道,要吃上艾叶米果还得要几个步骤。

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揉搓去苦味,按1:1的比例,配上用臼碾得精细的糯米粉,兑上适量的水,几个大人就开始揉面,而这力气活自然落到父亲和哥的身上,母亲和我只有把住面盆的份。搅、拌、按、压、搓、揉、捏、滚、摔几十个来来回回,父亲的脸因使劲已涨得通红、汗如滴雨,母亲不得不时时用毛巾替父亲檫去汗水。我扶着脸盆,崇拜地侧望着父亲,刚才还一团散沙的米粉怎么就在揉捏之间变成了鲜绿鲜绿的面球。

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十里不同俗,做成艾叶米果的形状各地也不尽相同。在“客天下、天下客”的江西遂川、赣州一带,客家人聚居而生,艾叶米果包成了北方“饺子”状,里面的馅则是就地取材的鲜笋,还有家中自养的土猪腌成的腊肉。据民俗专家研究,因客家人大多是中原南迁的汉人,虽到了南方,但吃“饺子”的习惯未变。到了南方因没有面粉只好用糯米粉代替,由此可见,离家再远,乡俗还是难忘。在江西吉安的东固一带,艾叶米果却是用粽叶包成小方块,如同端午的粽子一样。而我的老家,做成的艾叶米果却是圆圆的,或许是因为清明这个游子回家祭祖的时候,祈福全家和睦相处,团团圆圆吧。

听过艾叶米果与龙的传说吗?

团团圆圆的艾叶米果摆入蒸锅,十五分钟就熟了咬一口,滑嫩香糯,软中带韧,唇齿留香,是一种专属春天的味道,又是记忆里抹不去的乡愁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