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黄粉虫,这几种病害养殖户了解清楚,轻松对症下药!

人工养殖黄粉虫,黄粉虫容易生病,而有些养殖户们盲目实行预防黄粉虫治疗,会增加黄粉虫的死亡率!今天就分享黄粉虫病害的几种原因,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人工养殖黄粉虫,这几种病害养殖户了解清楚,轻松对症下药!

干枯病

【发病原因】 主要是气温偏高、空气太干燥或饲料过干、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而导致该病的发生。

【发生季节】 此病多发于冬天用煤炉加温时,或者在高温干燥的夏季,数天温度超过35℃且无雨的日子里。

【病症特征】 虫体患病后,病虫虫体瘦小僵直,先从头部到尾部发生干枯,再慢慢发展到全身干枯、发黑、僵硬而死亡。幼虫与蛹患干枯病后,根据虫体变质与否,又可分为“黄枯”与“黑枯”两种表现。“黄枯”是死虫体色发黄而未变质的枯死。“黑枯”是死虫体色发黑已经变质的枯死。

人工养殖黄粉虫,这几种病害养殖户了解清楚,轻松对症下药!

【防治方法】 ①改善饲养条件,及时多投喂一些青菜叶,以及时补充体内的各种维生素,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粉及土霉素粉。

②在空气干燥季节或酷暑高温的夏季或连续数日无雨时,在地面上洒水或设水盆降温,同时应将饲养箱放至较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同时要把当天没有吃完的鲜饲料拣出,防止饲料腐烂促进病菌的孳生。

③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

④对干枯而死的黄粉虫,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健康虫吞吃生病。

软腐病

【发病原因】 饲养场所或室内空气潮湿,湿度显得过大,饲料过湿导致发霉变质,放养密度过大或在幼虫清粪及分箱过程中筛虫时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而被细菌感染,另外由于管理不好,粪便未及时清理及饲料受到污染也能导致虫体之间的交叉感染发病。

人工养殖黄粉虫,这几种病害养殖户了解清楚,轻松对症下药!

【发生季节】 本病多发于湿度大、温度低的梅雨季节,它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夏季要主要预防的疾病。

【病症特征】 病原菌很可能是一种细菌,先期染病的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中期虫体变得柔软,颜色转为黑褐色,体内为褐色黏稠液体,粪便稀清且黑,后期严重的病虫身体渐渐变得黑、软、烂,最后虫体失水死亡。

【防治方法】 ①由于病虫排泄的黑便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会污染其他虫子,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整箱虫子全部死亡。因此一旦发现软虫体要及时拿出隔离,清除残食,停止投放青绿饲料,清理病虫粪便,开门窗通风散潮,调节室内湿度,然后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②如果连续阴雨室内湿度大温度低时,可燃煤炉升温排潮,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③保持合理的密度,发病后用0.25克氯霉素或金霉素或土霉素拌麦麸或拌豆面或拌玉米面250克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麸皮拌青料投饲。

人工养殖黄粉虫,这几种病害养殖户了解清楚,轻松对症下药!

对于黄粉虫的病害你掌握了吗?喜欢的话就赶快分享给你身边养殖的人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