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浅解》上篇-道经 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明

原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别人的人,就是个有智慧的人。能认识自己的人,就是聪明的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道满足的人是最富有的人,坚持不懈的人是最有志气的人。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体虽然死了,但精神长存,而不被人们遗忘的人,才算是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


老子认为,“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为关健。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不断省视自身、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付诸行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可以说,老子是这句话最早的表述者。“自知之明”,说的不就是一个人若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才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吗?这种论述,无疑已涉及精神修养的层面。此外,老子还在本章中极力宣传的“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神论”,也不是在宣传“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作长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