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與孔乙己

能把自己說過的話變成一種文體,讓人爭相傳播模仿的人好像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被吃瓜群眾瘋狂群嘲的六小齡童,“你這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我眼淚在肚子裡打轉”,這些金句慢慢演化成一門新興學科——六學。六老師作為學科創始人與帶頭人的事蹟已經被廣泛推廣和傳播,我不再贅述。


六小齡童與孔乙己


六學“教科書”

另一個就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一句“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讓這個被封建荼毒的孔乙己成了嘲諷戲謔別人的最佳武器,吃瓜網友爭相模仿:全網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六小齡童與孔乙己


其實孔乙己是真真正正的可憐人,他自詡為文人,全身都是舊派文人的腐朽清高的氣息,但他卻無法靠文章過活,最終死在地主階級的壓迫裡。

人們甚至都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名。在小說裡關於孔乙己名字的由來是這樣寫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文章中說的描紅紙是一種練字紙。以前的小孩子學寫毛筆字,一般是用筆在已經用紅色描上筆劃輪廓的紙上填寫,這種紙就叫描紅紙,用這張紙練習寫字叫做描紅。而“上大人孔乙己”是小孩子剛開始習字時的一些簡單字的一部分,那會兒沒有拼音,小孩子就靠這些簡單字啟蒙。全句是這樣的: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立,爾小生,八九子,佳作廠,可知禮。


六小齡童與孔乙己


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孔乙己不肯承認現實,好吃懶做,不會營生,又有壞脾氣。他周身瀰漫著知識分子的窮酸氣。

在對孔乙己可憐可恨的描寫裡,給小雜役掉書袋,講“回”字的四種寫法可謂點睛之筆。

在古時,由於信息的不通暢,官方制定的文字通過各種機構一級一級傳下去,傳到了老百姓那裡,往往會出現各種偏差,正確的字和有偏差的字同時存在,都慢慢流傳開來。這就有了正體字異體字之分。由於廣泛傳播,異體字一度象徵各個不同的階級。

孔乙己口中“回”字的四種寫法就是異體字。魯迅先生用這個事例表達以孔乙己為代表的舊文人的頑固腐朽和封建統治的階級性。

關於那麼“回”字的四種異體字,前三種語文課本的註釋裡已經給出,分別是:回、囘、囬。那麼第四種是什麼呢?答案在《康煕字典》裡。

在《康熙字典》“囗(wéi)部”中,提到了“回”字的第四種寫法,為“囗”內一個“目”。並註明:“《篇海》同回。


六小齡童與孔乙己


“回”字的四種寫法

六老師和孔乙己在很多方面有著相似之處——同樣被群嘲,同樣固守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和傳統,而且他們所創造的體系都成為嘲諷別人最好的武器。

最後,如何將孔乙己體與六學結合,是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們又故意高聲問道:“你一定又在靈堂麥片了”。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宣傳西遊文化不能算賣……麥片!……傳播西遊文化的事,能算麥片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戲說胡說",什麼"謝罪"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各大網站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