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賭局接近尾聲!雷軍和小米真的輸了嗎?

2018年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回應了跟雷軍的10億賭局,他說格力已經基本勝出了,但總體來說,這個賭局意義不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於輕資產,言外之意就是,我根本不屑於小米進行比較。我的營收才是真金白銀,才是國家經濟的基石。

10億賭局接近尾聲!雷軍和小米真的輸了嗎?

時間撥回到2013年,央視年度人物頒獎晚會上,雷軍戲言小米5年內營業額超過格力,如果超過的話,雷軍希望董明珠能賠償自己一元錢。董明珠也不甘示弱,回應稱如果要賭,就賭10個億。當年兩人約下這場賭局的時候,小米的營收是127億,而格力的營收則已經達到了1000億。

到底該怎麼看,格力是不是真的贏了?我們還是來看數字,今年剛好是這場10年賭局的最後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昨天董明珠宣佈,格力營收增長超過了500億,也就是說整個2018年,格力將完成2000億的營收。而根據小米的財報,前三季度也完成了1300億元的營收,如果按照之前的速度推算,小米全年的營收應該在1800億-1900億左右,換句話說這場賭局格力可能確實贏了,但是也僅僅是險勝。在這5年中,格力的營收增長了1倍,而小米則增長了14倍。所以從這個數字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雷軍犯得最大的錯誤就是少說了1年,如果他把5年賭約,說成6年,那麼小米也許就會贏得毫無懸念了。

另外,今年小米也已經登陸了港交所,雖然股價嚴重破發,現在也不到15港元,但小米的市值仍然達到了3355億港元,相當於2953億元人民幣,而格力的市值,經過了連續的下跌之後,目前只有不到2300億人民幣。所以現在小米已經是一個市值比格力高30%的公司了。

10億賭局接近尾聲!雷軍和小米真的輸了嗎?

所以綜合來看,格力確實贏了小米,但只是現在贏了,而且只在營收和利潤上勝出。不過要是從未來前景來看,小米已經領先了一個身位。從董明珠對小米的理解來看,其實是不正確的,他錯誤的估計了這個對手,小米不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他是蘋果模式的中國踐行者,他正在奔著中國智能家電的道路前進,應該屬於高科技智能設備公司,小米除了手機之外,已經做了上百款智能產品,包括電腦,電視,智能手環,平衡車,淨化器,音響,掃地機器人甚至小米已經造出了智能空調,在挑戰格力的基本功。這些產品構成了一張智能家居的大網,而且他跟蘋果不同的是,小米走的是低價平民路線,在老百姓的家居生活中滲透度相當的深。

小米確實是輕資產,他的產品並不一定都是他自己做,雷軍通過不斷的外延式投資的方式,收購了數百家公司,從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小米系,這些公司都在完善著小米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的佈局,小米未來最值錢的地方,其實並不是他的營收和利潤,而是他的數據,他賣出的智能設備是最多的,收集的用戶數據也是最多的

,一旦人工智能時代興起,深度學習開始走向民用設備市場,小米的優勢將極大地發揮出來。數據越多,人工智能的算法就會越精準。未來他的產品智能化程度就會越高。所以顯然小米已經走入了一個良性的循環。2900億人民幣市值的小米公司,仍然有市值爆炸的機會。

反觀格力,他確實是一家偉大的製造業企業,空調產品已經做到世界領先,無疑是全中國高端製造的代表,我們在知識星球老齊的讀書圈裡,講投資,講財報的時候,經常以茅臺模式,格力模式舉例,說明格力是一家典型的製造業優秀企業,我們也依然看好格力傳統業務的發展,但問題是時代變了,高端製造業將面臨整體升級,現在格力也十分清楚這一點,董明珠之前要造手機也好,要投電動車也罷,都是在為格力的未來找出路,找新的業務方向。

10億賭局接近尾聲!雷軍和小米真的輸了嗎?

但從目前來看,格力仍然不具備互聯網時代的產品思維能力,所以他的手機還沒上市就已經夭折,反而成為了坊間的笑談,電動車投資也是麻煩不斷。自己的主業也因為不分紅決定而鬧得沸沸揚揚。格力仍然在用工業產品的思維,在從事互聯網智能產品的生產製造,這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工業產品是放在家裡用的,要求物美價廉質量高,而互聯網智能設備則是追求個性,和極致的用戶感覺體驗,反而質量和價格,並不是最重要的,比如所有手機裡,蘋果是最貴的,也是最不禁摔的,但他卻是利潤最高,賣的最好的。所以之前董明珠還在表演摔手機,這不得不說,格力的產品思維確實有待提高。

綜合來看,我們說格力贏了現在,小米贏了未來,兩家公司目前齊頭並進,但小米卻在快車道上,雖然有困難,也面臨市場競爭者太多的煩惱,但就像雷軍說的,風口還在,自己也還在天上飛著,而格力則面臨著轉型的困擾,工業製造他做到了極致,這種工業產品力思維太強大了,反而不利於他的轉型,所以他還在找屬於自己的風口。未來能不能再飛起來,還真不一定。趨勢已經站在了小米一邊,這才是未來兩家公司勝負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