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法院執行局收到一份來自400公里外的“禮物”

不久前,海安法院執行局收到一份來自安徽的“禮物”,快遞包裹內,兩面穿越400公里的鮮紅錦旗映入眼簾,“大公無私,秉公辦案”“公正執法,一心為民”十六個大字表達了對法官的感謝,也是對執行工作的充分肯定。

海安法院执行局收到一份来自400公里外的“礼物”

執行案件陷困局

司法救助暖人心

海安法院执行局收到一份来自400公里外的“礼物”

2018年,葉家母子三人因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將彭某訴至法院,法院依法審理後判決彭某賠償葉家母子三人40餘萬元。後因彭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三人遂向法院申請執行。

承辦法官燕超接手該案後,在對被執行人名下財產進行查詢時,沒有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其多次實地調查,但都未能遇到被執行人彭某。向村幹部和鄰居瞭解得知,被執行人彭某主業務農,白天靠打零工維持生計,要拿出40萬元對這個家庭來說非常困難。因被執行人經濟能力有限,案件遲遲得不到推進。

葉家母子三人系安徽人,為此事多次來回奔波,增加了家庭的負擔。案件辦理過程中,燕超得知葉母亦患重疾、喪失部分勞動能力,便主動為他們申請了司法救助。

抓住辦案好時機

凌晨出擊堵“老賴”

2019年臘月底,葉家大兒子到海安南莫親戚家探親時獲得被執行人線索,便立即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舉報。燕超認為此時正值年關,被執行人務工工資即將發放,也許正是解決此案的好時機。

下午5時許,燕超帶隊趕往被執行人住所,但彭某當時並不在家中,向其鄰居打聽得知,彭某近期早出晚歸。在寒風中等到晚上9時,被執行人依然沒有出現,燕超決定暫時撤隊。次日凌晨4時,執行幹警趕在彭某外出前找到他,並依法將其傳喚至法院。燕超積極協調,申請執行人痛失親人分毫不讓,雙方一度僵持不下,經過整整一天,始終無法達成滿意的解決方案。天色漸暗,最終法院對被執行人依法採取了司法拘留措施。

海安法院执行局收到一份来自400公里外的“礼物”

側面說服尋突破

達成和解終執結

被執行人拘留期間,燕超並沒有放棄,而是想方設法聯繫被執行人親朋好友,希望能找到案件突破口。接連兩天,申請執行人全程參與執行活動,對法院工作給予理解和信任,考慮到被執行人經濟能力,表示願意適當讓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的溝通,燕超聯繫到被執行人的女兒女婿,苦口婆心地對二人進行勸導,講述了申請執行人的困難,並向他們釋明瞭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可能產生的後果,希望他們能夠代父承擔部分責任。最終被執行人子女經多方籌措,將15萬元繳至法院。申請執行人也考慮到被執行人生活艱難,表示放棄餘款,至此雙方達成和解,該案圓滿執結。

“大公無私,秉公辦案”是執行幹警們的職業操守,“公正執法,一心為民”是執行幹警們的職業情懷。海安法院堅持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成果,執行幹警們堅持不懈、攻堅克難,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法院人的初心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