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回顾新中国第一次阅兵:朱德检阅“三军” 全场掌声响入云霄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首都30多万人参加了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朱德总司令乘车在长安街检阅了受阅部队,并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海陆空三军部队16400多名官兵接受了检阅。

受阅部队以天安门主席台为中心,按序列在东、西长安街列队;按海、陆、空三军的序列编组。海军的一个方队由东北海军学校和华东海军舰队各选调一个排编成;陆军各方队由步兵199师、独立207师619团和临时编组的炮兵4师、战车3师、骑兵3师编成;空军的一个混合飞行梯队由华北军区航空处所辖P-51型歼击机中队、蚊式轰炸机小队和PT-19型、L-5型教练机小队编成。武器装备以军兵种为单位,按种类集中,统一编组,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面、海上到空中,陆、海、空三军浑然一体,形成强大阵容,接受阅兵司令员朱德的检阅。

朱德总司令身穿新做的呢料军装,大步走下天安门城楼,乘敞篷汽车穿过金水桥。从前,只有皇帝乘轿能从这里通行;如今,这位农民出身的人民解放军统帅从这里走过,检阅人民自己的军队。此时,迎候在桥南的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向朱德致军礼并高声报告:“受阅海陆空部队均已准备完毕,请总司令检阅!”

朱德庄严地向聂荣臻回了个礼,只说了3个字:“开始吧!”

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朱德先后检阅了排列在东长安街的海军代表部队,陆军的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和西长安街的骑兵师。

朱德总司令宣读完命令之后,分列式开始了。

首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海军分队,他们大都是刚穿上水兵服的陆军战士,也有海校的教员,还有原国民党政府海军起义的官兵。虽然成员有点杂,方队也只有两个排,但标志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从此已经正式有了海军。当年轻的人民海军受阅方队走过来时,毛泽东率先鼓起了掌。人群中也响起了一阵又一阵“中国人民海军万岁!”的欢呼声。

接着,步兵师方队浩浩荡荡开过来了。两个月前他们还在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武器装备主要都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8000余名指战员携带缴获的各种武器,组成12个方阵——轻机枪营、重机枪营、步枪团、通信营……阔步向前。作为解放军步兵代表的199师,在32岁的师长李水清的带领下,以整齐的步伐、协调一致的动作、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受毛泽东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样一支数十年野外作战、缺少队列训练的部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练出如此水平,真是堪称奇迹!

接着,炮兵师以75毫米野战炮、105毫米榴弹炮、37和75毫米高射炮的阵容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战士们整齐地站立在车厢两侧,注目城楼,庄严敬礼。这些装备全是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队手里缴获的战利品。正是这样一支靠缴获敌人装备武装自己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当战车师进至天安门广场时,东方天空传来了震耳的轰鸣声,空中受阅编队像道道闪电,穿云破雾而来。9架P-51型战斗机编为三个“品”字形分队,以920米的高度飞在编队的最前面。跟在后面的是两个P-51分队。排为“一”字形的2架蚊式轰炸机组成第四分队,以760米的高度飞越天安门。再后面是呈“品”字形的3架C-46型运输机,组成第五分队。最后是由2架PT-19型教练机和一架L-5型联络机组成的第六分队。顿时,天上地下浑然一体,形成了立体阅兵方阵。广场上的群众把头上的帽子、手中的报纸和毛巾都抛向天空,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轰鸣声。

开国大典阅兵,是我国现代阅兵式的蓝本,奠定了新中国国庆阅兵的基础。至今,国庆阅兵程序和框架与开国大典的阅兵式相比,基本无大的改变,仅在方队、人员的规模、数量上和武器装备等方面有所增减和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