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補償安置協議,籤對了,坐擁百萬;籤錯了,懊悔萬分

在一個合法的徵收程序的最後,徵收方都會和被拆遷人簽訂一份補償安置協議,相信這個協議,被徵收人大多數都見過,也簽過字。但是手上還能留著一份協議的,確是不多見。

我們都知道,補償協議就應該雙方各執一份,但是,在徵地拆遷活動中,就算被拆遷人很乾脆的簽了補償安置協議,拆遷方往往以找出各種理由單方面持有全部協議的書面文本,被拆遷人很難留存一份屬於自己的徵地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麼做呢?一份補償安置協議究竟該如何籤?

一、為什麼拆遷方堅決不讓你保存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1.暗箱操作。我們都知道拆遷補償,徵收方一般都是每家每戶去談,雖然嘴上說的補償是統一的方案,沒有特殊。但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卻是寥寥無幾。

經常會有當事人打來電話諮詢說,我們這裡拆遷補償不合理,跟我們一樣的房子,就隔壁鄰居家補償比我們高出四五十萬,我要起訴。這個時候,一問當事人,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是看到了他們的補償協議嗎?還是聽說的?當事人會回答說,鄰居家告訴我的。

鄰居告訴的,這個在法院審理案件的時候是站不住腳的。我們都知道法院是講究證據的地方,那麼證據呢?這個證據也就是這個補償協議,可能在你簽完字以後,你就再沒有看到了。這就是為什麼徵收方不會將生效的協議給到你的手上,就是為了不給被拆遷人之間信息互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為“撕毀”協議做準備。“我們也想多給你們補償,但是你的協議在上面確實沒有審核過”這樣之類的話,我相信被拆遷人聽到的並不少。大家要明白,徵收方徵收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要這塊兒地。而這期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促成大家簽字,拿錢,走人。

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徵地拆遷活動,徵收方是研究老百姓的,而律師是研究徵收方。拆遷的時候,當徵收方對於你的要求一一滿足的時候,那你就要注意了,有可能他們只是為了哄騙你簽字,等簽了字以後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再加上,你已經簽了字,他們就更有理由讓你們搬離。


一份補償安置協議,籤對了,坐擁百萬;籤錯了,懊悔萬分


二、徵地拆遷協議究竟如何籤?

在瞭解徵收方的“心思”後,接下來,我們就看看一份安置補償協議,怎麼籤才能“坐擁百萬”?主要從安置補償協議裡面的必備條款以及如何審查條款的合理性來給大家闡述。

根據目前拆遷補償補償方式主要分為三種:貨幣補償、產權置換、劃地重建。

首先,我們在安置補償協議裡面,必須明確約定是上述安置方式的哪一種。

貨幣補償是最簡單的,只要明確補償金額,支付時間就可。

選擇產權置換的,又分為原地回遷或者異地安置。安置房的地理位置、面積、交付時間,有的可能還涉及補差價,金額又是多少,什麼時候支付。這些都要約定清楚,很多被拆遷人的協議裡面就沒有明確約定,交付的時間,導致的就是徵收方找各種理由拖延,被拆遷人一直投訴無門。

還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產權置換,有的安置房可能還沒有建造好,這就涉及到過渡費用以及期限的問題。選擇過渡房過度還是過渡費過渡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不盲目跟從大家的選擇。

選擇劃地重建的,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給你劃的地,面積、地理位置以及辦理土地權屬證的問題。以免到時候房子建好了,又說你的土地不合法。

此外,拆遷還會涉及到承租戶的補償問題,很多地方徵收方會將承租戶讓其搬走,並且不給任何補償,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因搬遷產生的其他費用,如臨時安置補助費、搬遷補助費、停產停業損失費等的補償標準及發放方式。這一部分的費用主要涉及到有營業執照的企業和商鋪的搬遷,在合同中必須明確計算的標準和發放的時間。

最後呢,就是關於違約部分的約定。很多地方徵收方和被拆遷人簽訂的補償協議裡面是沒有約定的,無非就是為了規避責任。先君子後小人,哪怕我和你關係再好,再信任你,該做的還是要做到,並且要有清晰的約定。後續一旦涉及到打官司,我們也好有所依據。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整個拆遷活動中,關乎被拆遷人切身利益最重要的一份文書,如有問題,建議諮詢專業的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