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樓下老王賣燒烤,一串韭菜2塊,一串腰子5塊。

隔壁老李退休了,支個路邊攤煎餅果子,加一份雞柳8塊。

額...這些都是商業模式,只是比較傳統罷了。

嗯,也不是很久前。2011年吧, KPCB 風險投資公司合夥人、 北美創業投資教父 John Doerr 創造性地提出了 SOLOMO概念,也就是傳說中的所羅門模式。這個也叫商業模式,只是屬於新型的商業模式,用來解釋由於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商業模式無法解釋一些新東西。

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那麼SOLOMO商業模式指的是什麼呢?SO即Social(社交),LO即Local(本地化),MO即Mobile(移動),三者的無縫整合即作為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後來,在互聯網經濟越來越成熟的今天,消費者開始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體驗了,於是在SOLOMO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Personal(個性化),至此,SOLOMOPO 商業模式形成。

有人問了,我為啥要知道這個?與我有什麼關係?其實就算你不知道這個,在生活中你已經在使用它了。

拿你正在使用的今日頭條為例,張一鳴為什麼會把今日頭條創造成今天的樣子?為什麼要有分享功能?為什麼要有PC端移動端?開發一個不行嗎?他是閒的嗎?其實今日頭條的開發完全遵循了SOLOMOPO 商業模式。

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1、 Social 社交化:你來我往多交流

社交是什麼?就是人與人通過 Internet 進行的交流互動。

在"一切產業皆媒體","人人都是媒體人"的時代到來之 際,全民社交化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是每個品牌都不容忽視的。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信息,都在社交媒體中迅速傳播。

最近不是有好多文章抨擊"低頭黨"嗎?說的就是人們休閒的時候都在低頭刷抖音、朋友圈,各種髮狀態、評論、點贊,這已經是最普通的移動資訊社交化現象了。

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既然人們離不開社交網絡,那麼今日頭條自然具備社交元素。今日頭條在登錄方式的選擇上接入了 QQ、微信、微博等社交賬號,這樣一來用戶就在一開始將自己的社交關係帶入了今日頭條。當然還有一鍵分享朋友圈、私信、關注等等功能,好多好多不必細說啦。

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2、Local 本地化:天氣猛料一手抓

"今天北京天氣晴,空氣質量為良,氣溫22~25度"這可是很難得的好天氣啊。

基於定位的服務技術被應用的越來越多,出去玩定個位、看電影定個位、吃頓飯也要定個位。

你允許今日頭條在使用時訪問位置信息嗎?這就對了嘛!

在今日頭條的信息板塊中,很容易就能找到本地化的資訊。包含天氣、八卦、美食、本地社會新聞等內容。

"什麼?你沒有?那你肯定是關閉了位置信息!"

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3、Mobile 移動化:隨時隨地看天下

傳統零售企業是朝九晚五,而電子商務是 24 小時營業,很多傳統零售商受到巨大的衝擊。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加劇了購物時間的碎片化,購物時間從定期到隨時,消費者將隨時隨地進行消費。

今日頭條上線包含三個端——PC 端、 手機端、平板端,後兩端的上線能夠讓用戶將億萬新聞資訊裝在口袋裡走天下。

"想看《人民日報》?打開今日頭條就行了,不用到報刊亭買一份,麻煩!"

"可是我沒有流量、沒有信號怎麼辦?"

"在有網有流量的時候,打開離線下載功能,一鍵下載啊!"

"那我凌晨兩點想刷新聞可以推薦嗎?"

"雖然字節跳動沒有小編深夜加班,可是有機器待崗呀。打開今日頭條刷一次、瞄一眼,如果不感興趣,可以再刷一次,總有你感興趣的。

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4、 Personal 個性化:定製推薦更懂你

80、90 後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個性。在個體時代,沒有價值觀的品牌,將不會被記住。嚮往深度自我的年輕人,欽佩的是身邊的大神。那麼,品牌商和零售商在面對這些年輕人的時候,就必須要尊重他們的個性。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沒有人會浪費時間關注與自己無關或者關係不大的信息,憤青們也許會對娛樂頭條上的女明星們呲之以鼻、怒關頁面;商業精英們也許會在搜索財經新聞的過程中抱怨"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金錢";文人們也許會嫌棄新聞內容語言粗鄙鄉土、不堪入目;美劇迷們也許會對某某國產劇新聞發佈會的召開嘟噥一句"It‟s none of my business!"。

從今日頭條談SOLOMOPO 商業模式

說到今日頭條的"個性化",那可是重頭戲了。你的今日頭條打開以後的推薦內容跟我一樣嗎?不可能一樣的!

這就要基於它的大數據算法了。推薦引擎會根據用戶在今日頭條中的瀏覽、收藏、轉發、評論新聞資訊的行為不斷進行分析,再結合其閱讀習慣、閱讀時間、閱讀位置、網絡環境、天氣情況等多個維度,建立起個人用戶模型並且保持用戶每次操作之後實時更新,將用戶特徵、文章特徵和環境特徵有機結合起來,智能地為用戶推薦個性化信息。

今日頭條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地吃進信息,然後消化成長,所以當你們使用今日頭條的頻率越來越高,留下的痕跡越多,它就會越來越懂你們。

其實不僅僅是今日頭條,拿身邊的互聯網產品比較一下,是不是都能吻合的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