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口罩之路,暖心的善良之舉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加拿大七天報道,

助人助己 共度難關

——訪詩美公司周帆、Stef Saad

詭異的口罩之路,暖心的善良之舉

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一開頭就遇到一場史無前例、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大災難——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世界大流行。原本以為只要中國控制住了疫情,世界就安全了,全體華人萬眾一心,不惜一切代價地把病毒圍困在武漢、湖北,只可惜我們猜對了開頭,卻沒猜對結局。就在中國抗疫形勢開始向好的曙光顯現之時,狡猾的新冠病毒卻開始在世界多地蔓延,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地相繼淪為新的疫情中心,在中國抗疫上半場跟著憂心、焦慮,同時又快速行動起來幾乎買空各地防護用品庫存支援國內一線的海外華人不得不打起精神來進入世界抗疫戰鬥的下半場,除了小心防護好自己、家人外,還通過各種渠道從中國獲得口罩、手套、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用具來支援所在國、所在地的抗疫,蒙特利爾華人也和世界各地的華人一樣,加入了捐贈本地醫院的行列。

由於大部分國家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普遍輕視,防護物資儲備不力,隨著疫情在世界各地多點爆發,很快就重複了武漢初期防護物資缺乏、醫療資源被擠兌的情形。小小的口罩也成為最緊缺稀有的戰略物資之一,特別是防護效果較好的N95口罩,更成為各國爭搶的目標,多地出現攔截他國口罩這種文明社會里少見的“叢林法則”的國家行為,更別提一些中小企業或者個人訂購運輸的口罩了。蒙特利爾詩美窗飾(SmartMi)公司老闆周帆的遭遇就很有代表性。

詭異的“口罩之路”

周帆的公司本是一家生產捲簾、窗簾的公司,分別在蒙特利爾的St-Laurent市和安省的密西沙加市有兩個工廠。疫情剛開始在武漢爆發時,周帆以及公司同事像華人社區一樣,也到處蒐羅口罩等防護用品寄回國內。現在疫情在本地爆發,奮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像武漢初期那樣面臨防護用具短缺的嚴峻問題。以口罩為代表的個人防護物資成為全球爭搶的緊俏產品。基本上已經全面復工復產的中國所有口罩生產企業都在開足馬力,每日產能達到12億隻也無法滿足全世界的需求。同時,國內口罩生產廠家的產品,特別是緊缺的N95口罩要優先國家採購,能流到市場上的數量非常少,要有特別的渠道才行。由於周帆的公司需要來自國內的零部件,在國內的製造業很有些人脈關係。即便如此,他也是花費了很大力氣才訂購到了4萬個口罩,包括2萬個最緊缺的N95口罩以及一次性外科口罩,幾百套政府採購價格不菲的專業防護服和2000個專業面罩,準備捐贈給本地的醫療和有需要的機構。但因疫情的原因,大部分國家關閉邊境,許多航空客運暫停,這些防護物品的運輸成了大問題。周帆也不得不高價聘請專業的貨運代理時刻注意以便找到運回加拿大的途徑,終於在3月底,第一批物資被送上了飛機,卻由此開啟了一場引發無數媒體關注的“詭異”之旅。

根據周帆的講述,3月27日貨運代理通知他,貨物從香港起飛,根據承運貨物的DHL快遞公司的網上追蹤信息,這批貨物在3月28號到了美國俄亥俄州,3月29號到達位於魁省南岸Saint-Lambert的DHL貨運中轉站,3月30號收到DHL公司支付關稅送貨的通知。接下來詭異的事情發生了:貨物沒送到,再次查詢卻發現這批貨物在4月1日又被送回了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

詩美公司的業務經理 Stef Saad多次聯繫DHL公司的工作人員瞭解情況,都沒有得到答覆。與此同時,媒體上相繼爆出美國或用現金、或用高價甚至利用美國的公司“截胡”他國口罩的新聞,輿論譁然。趕到DHL中轉站希望能拍到這批物資抵達的本地媒體《蒙特利爾日報》(Journal de Montréal)更是以《給魁北克的口罩被轉運》為主題進行了大幅報道,多家媒體轉載,就連加拿大聯邦總理特魯多都在每日的疫情通報會上對此進行了回應。最終在媒體的壓力下,DHL公司的負責人跟周帆聯繫,表示這是一個錯誤,並承諾儘快把這批物資運回來,並調查發生這個錯誤的原因。其實不止DHL出現這樣莫名其妙的問題,疫情發生以來,美國的快遞公司FedEx、UPS等都被本地的華人機構和個人詬病口罩等防護物資運輸的各種不靠譜:時間長、同一批貨物被分散到各處,憑空消失等等。DHL相比來說還不算最差的,至少可以追蹤貨物,詩美公司的5000個口罩最終在4月2日被送了回來。


暖心的善良之舉

拿到口罩後,詩美公司的業務經理Stef Saad主動承擔起了風險最高的送貨任務,甚至不敢讓家人知道,免得她們擔心。目前他們主要通過社交媒體上的求助,把現階段最寶貴的口罩捐贈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據不完全統計,Stef送出去的口罩有:

CHLSD Centre d'hébergement de Lasalle:500個

Hôpital Notre-Dame:1000個

Pointe-Claire 地區的Lakeshore General Hospital:500個

蒙特利爾華人社區:2000個

Ex-Hôpital général de Lachine:250個

……

記者本來和Stef約好準備去拍攝一段他送貨的場景,但由於送貨的時間和地點確定下來比較匆忙,一個機會稍縱即逝,截止發稿時記者還沒追上他。


詭異的口罩之路,暖心的善良之舉

Stef(左)向蒙特利爾中華醫院捐贈口罩

其實早在今年3月初,疫情開始在加拿大呈現出快速蔓延態勢的時候,周帆他們的一些在醫療和護理行業工作的鄰居、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就開始提出口罩類防護物品的緊缺問題,媒體也開始有所報道。大家不約而同地覺得應該做點什麼,恰好周帆在國內的關係可以幫助獲得這些應對疫情必須的防護用品,於是很快決定拿出一部分市場預算採購儘可能多的防護用品捐助給本地的醫護機構。他們樸素地認為作為一家企業不僅需要承擔對員工的責任,也應該承擔起對本地社會的責任,特別是整個社會都遇到困難的時期,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沒什麼可說的。如果不是口罩運輸疑雲見諸報端,他們的善舉可能根本不會被媒體注意到。

的確,在這場全人類面對未知病毒的戰爭中,華人世界充分發揚了同舟共濟、萬眾一心、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不僅在疫情初始階段竭盡全力捐助中國抗疫,又在疫情來到本地之後,一方面管好自己,防護好自己,嚴格遵守各級政府出臺的防疫規定,另一方面繼續盡其所能地捐助本地社會。

周帆他們訂購的物資後續還將陸續抵達,Stef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他謙虛地表示自己現在所做的跟那些冒著感染風險奮戰在一線保護民眾健康的醫護工作人員相比不算什麼,不值得一提,只是出於最基本的人道主義。


有擔當的80後

說到詩美公司的善舉,就不能不提到這個公司的掌門人周帆,這個80年代出生的南京人,大學畢業於北京外語大學法語系的意大利語專業,可以說流利的法語、意大利語、英語和俄語,本科讀完又到首都對外經貿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隨後到海爾公司的歐洲辦事處,從法國的一線經理做起,直到意大利地區經理,再到歐洲大區經理。到了2011年,因為個人原因,周帆離開海爾,開始把生活和工作重心轉移到北美。

詭異的口罩之路,暖心的善良之舉

周帆展示口罩

隨著在加拿大常駐時間的延長,周帆也像大部分移民一樣開始尋找自己的創業機會。2015年,在蒙特利爾大學商業學院HEC攻讀MBA時結識了後來的合夥人Stef Saad,機緣巧合地逐漸發展出一個團隊,根據各自的經歷、經驗和優勢最終決定進入窗簾、捲簾領域。

2017年詩美公司創立,同一年第一家工廠在St-Laurent市開工,去年他們又開始在安省密西沙加籌建第二家工廠,其窗簾業務也像周帆的名字一樣一帆風順,幾乎沒受到什麼挫折。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創業資金充足、創業團隊成熟、商業經驗豐富;另一方面也是源於他們敏銳的商業眼光,恰好趕上了近幾年房地產大發展的勢頭。目前他們的業務主要針對商業用戶,提供自動捲簾、遙控捲簾、防紫外線捲簾等既富含科技含量又充分體現舒適度的智能產品,客戶主要是一些房地產開發商、進行大規模室內改造的機構,如HEC的教學樓裝修、老人院的裝修等。他們充分利用全球化的優勢,從世界各地採購價廉物美的零部件,再結合本土美學和實用性重新設計生產,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業內人士的追捧。

說起創業這個大部分華人移民關心的話題,周帆表示相對於歐洲大陸,北美的創業環境要好很多,更開放,更有活力,給初創企業更大的空間。在北美,只要你的產品有競爭力,剛成立的企業一樣可以和老牌企業競爭,並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在歐洲就完全不同,有一道針對初創企業的玻璃天花板。大部分企業很保守,只願意和相熟的企業合作,即使那家相熟的企業技術開始落後或者質量開始下降也不願意更換。另外,華人創業時要更加註意本地人市場,不要只侷限在華人的小圈子裡,儘可能僱傭不同族裔的員工,把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社區社交圈引入到自己的企業中,在業務開拓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場已經在全球蔓延開來的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更給世界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周帆的公司也不例外。兩個工廠相繼停工,30來名員工中不能進行遠程工作的需要領取失業金渡過難關,能在家工作的設計、研發、公共關係等部門員工則籌備著疫情過後重啟的那一天。針對加拿大的疫情,周帆看得很淡定,從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來看,疫情就如同其他自然災害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但人類總是能戰勝他們,繼續往前走。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也一樣,總會過去的,最樂觀的估計是在未來的4個月後結束,最悲觀的估計是將持續一兩年,既然我們如此“幸運”地見證著歷史,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再給社會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力求問心無愧,做到我們自己的最好。(原標題:詭異的口罩之路,暖心的善良之舉)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