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这是咪小信安利的第16篇书单

全国影院停业已有将近3个月之久,我们怀念着在影院的视听盛宴,于是打开一部自己想看已久的电影,感受导演通过影像传达的故事、思考抑或美学。

你是否曾经想过,电影背后的导演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的书单里,有传记,有随笔,带你深入国内外导演的世界,那里的日常不太平凡,那里有梦想与沉思。


自觉无用的李安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豆瓣评分:8.7分

在华人导演中,李安绝对算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

就算你没有看过他的电影,也一定听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色戒》、《断背山》等等作品。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Oscar颁奖结束,在路边握着小金人吃汉堡的李安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人,竟然两次高考落榜,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是电影,让李安找到了人生的理想。

也许正是因为除了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让李安对待电影的态度尤为诚恳:

“ 做电影二十年,以我现在的成绩,我就是再拍十年烂片,还会有人找我拍电影。可是对于观众,对于期待你的人,要有一个交代。这是你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个人情。”

虽然这本书里没有玉娇龙,没有王佳芝,可是你能看到李安是如何在十年的追梦历程中,用不灭的理想塑造出这些经典的。


高龄再婚的北野武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北野武的小酒馆》

豆瓣评分:8.1分

久石让有一首非常灵动治愈的音乐作品名为《菊次郎的夏天》,这首曲子是北野武同名电影的BGM。听过这支曲子的人很多,但知道北野武的就不多了。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北野武与久石让

说起北野武,比起日本殿堂级导演的名号,大家更喜欢八卦他的私人生活。去年6月,72岁的北野武与妻子离婚,将名下价值13亿的财产转让给前妻,只留下了一套价值3亿日元的房子。今年2月,北野武再婚,对方是比他小18岁的女助理搭档。

在大众眼里,这样的行为无疑是相当疯狂的。但北野武说:“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北野武的小酒馆》这本书记录的,时而是令人捧腹不已的灵机妙谈,时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率性直言,时而是令人抚掌长叹的严肃正论。摸不透的风格一如北野武本人的多重身份——是相声演员、是导演、是作家……

他犀利地自剖前半生,“那场车祸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我对活着失去了兴趣”,“为了成就我一个,成千上万的人倒了下去”。

从生死、教育、人际关系、规矩、电影五个方面,北野武揭开现代社会种种病灶,唤醒大众逆位思考。

侯孝贤第一迷弟是枝裕和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豆瓣评分:8.9分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

豆瓣评分:8分

2018年最受欢迎的日本电影非《小偷家族》莫属,在中国上映后,这部电影赚了不少人的眼泪,是枝裕和的名字也开始为大众所知。

如果你看过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你可能会觉得两人的电影风格很相近。

1990年前后,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声势传到日本。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和《悲情城市》先后引进上映,那时候年轻的是枝裕和一部不落地看完这些台湾电影,觉得侯孝贤拍出了他想拍的东西。

有一次参加电影节,向来性格冷静的他在收到侯孝贤赠送的口香糖后,第一时间居然回酒店拍了一张照片。(是追星的我没错了)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贾樟柯、侯孝贤和是枝裕和

作为侯孝贤的第一迷弟,两人后来确实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追星能达到这种境界也算是人生巅峰。

是枝裕和的追星之路,不对,电影之路是怎样的呢?

《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分别通过自传与访谈两种形式,记录是枝裕和从赊账拍片到斩获世界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励志旅程,呈现出他的电影世界,

是枝裕和在书中记录到:“作品不是为了表达自身内在的想法,而是为了反应和记录当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丰饶或幽微复杂的人性相遇时,产生的那份惊奇。

或许正是这份人际交流的温柔蕴藉、思考创作的细致沉稳,才使得他的电影风格也如此温暖吧。

吐槽机器布努埃尔


悦读书单 | 摄影机背后的“怪胎”导演们

《我的最后叹息》

豆瓣评分:8.6分

布努埃尔出生于1900年,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商业电影不同,布努埃尔的电影是超现实主义流派的载体,也因此非常小众,如果你有兴趣去观赏一下他的作品(比如《一条安达鲁狗》),那么你一定会是这样的感觉: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不过对于文艺界而言,正是因为布努埃尔,电影才成为超现实主义的载体,也正是由于布努埃尔,电影也才得以在20世纪初层出不穷的名词和主义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终于有了跟诗歌、小说或是绘画相抗衡的一点小小的筹码。

因此,在电影史上,布努埃尔的地位绝对是不容置疑的。而电影史上堪称经典的大师自传迄今只有两部,布努埃尔的《我的最后叹息》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本书里,布努埃尔记录了整个20世纪的流光溢彩:

诗、画、雕刻、建筑、电影……他的回忆里闪烁着20世纪艺术成果的光芒;

布勒东、贝莱、艾吕雅、阿拉贡、达利……他在回忆中把超现实主义大师带回当下;

未来主义、抽象派、印象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他的回忆里沉淀着艺术运动的风起云涌。

有趣的是,在提及20世纪的一些名人时,布努埃尔直言讨厌博尔赫斯,认为他拿腔拿调,还认为斯坦贝克不过是举国之力捧出的作家,这种孩子气的吐槽又可爱又有趣,可读性绝对比他的电影强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